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门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经营鳝鱼面,每天宰杀数以千计的鳝鱼。一个女仆对这景象感到怜悯,于是每天晚上偷偷地从鱼缸里拿出一部分鳝鱼,从后门把它们扔到河里。这样的行为持续了好几年。
一天,面馆意外失火,女仆惊慌逃出,结果被火烧伤,困在了河边。当夜晚降临,她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疼痛已经减轻许多,伤口竟然完全愈合了。一看,原来伤口上覆盖着河中的淤泥,四周还有鳝鱼的痕迹,这才知道是之前放生的鳝鱼回来救助她了。
高怀中被这件事感动,于是决定停止营业。等到把锅拆开时,下面有个洞,里面盘踞着无数活着的鳝鱼,于是他全部把它们放回河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怀中:指故事中的主人公,具体名字不详。
2. 业鳝面:从事制作鳝鱼面的行业。
3. 扬州小东门:指古代扬州的一个城门位置。
4. 日杀鳝以千数:每天杀鳝鱼的数量达到一千条以上。
5. 悯:对……感到哀怜。
6. 累年:多年。
7. 焚:燃烧,这里指发生火灾。
8. 仓皇: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9. 河滨:河边。
10. 向:从前。
11. 异:奇特的事情。
12. 罢业:停止从事某一行业。
13. 盘:将……环绕起来。
去完善
赏析
《鳝救婢》是一则关于鳝鱼报恩的感人故事,从中可以看到人对动物的爱护和动物对人的感恩之情。在诗中,作者通过描述女子因怜悯鳝鱼而每次偷偷放生的行为,以及最终自己受到鳝鱼救助的事情,传达了“爱出者爱返”的道理。这一现象表明,万物皆有灵,尊重和保护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便能得到生命的回报。
诗人用平淡的语言讲述着这一不可思议的故事,使人们不禁对此产生深深感慨。同时,诗句在描述放生与被救的过程时,融入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如“比醒而痛减”一句,揭示了生命的神秘力量,赋予故事超自然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鳝救婢》是一首描绘清朝康熙年间社会景象的诗歌,作者是清代文人张潮。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698年,正值康熙王朝晚期,太平盛世逐渐走向繁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潮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虽有一定的名声,但却未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他曾多次参加乡试,却屡屡落第,这一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生的艰辛。然而,他在文学创作上却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一生著作颇丰,尤以诗、词、文最为擅长。
在创作《鳝救婢》时,张潮生活的年代正值康熙皇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由于受到传统的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较低,婢女们更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首诗正是通过描述鳝鱼拯救婢女的神奇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惨境遇,以及对平等、公正的人性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