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首 其四
观音岩玲玲珑珑,太白石丁丁东东。
西园菜蟥似不堪食,东谷花发却无赖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观音菩萨所在的岩洞精致而美丽,太白山上的石头大小各异,形态万千。西边花园里的青菜看起来不太好吃,东边山谷中的花朵盛开得鲜艳无比。
去完善
释义
1. 观音岩:观音山或指供有观音菩萨像的山,此处借喻山景之美。
2. 玲玲珑珑:形容山岩峭立、景色秀丽。
3. 太白:此处指唐代诗人李白,以其诗才出众而著名。
4. 石丁丁东东:意指岩石高低错落,地势起伏有致。
5. 西园菜蟥:指菜园中的蔬菜新苗。
6. 似不堪食:此处表示蔬菜长势良好,给人感觉似乎不可轻易采食。
7. 东谷花发:指山谷间花开烂漫的情景。
8. 无赖红:形象地描绘出花的色彩鲜艳夺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了朴的《偈颂四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一种佛教禅宗的智慧和哲理。诗人通过描述观音岩、太白石、西园菜蟥和东谷红花等自然景象,以含蓄、象征的手法传达了禅宗哲学的核心观念。
首先,“观音岩玲玲珑珑,太白石丁丁东东”描绘出观音岩的玲珑剔透和太白石的坚实厚重。这两者象征着修行者的智慧和定力,同时也暗示了禅宗强调的自性清净和自性具足的观念。
接下来,“西园菜蟥似不堪食,东谷花发却无赖红”则通过对西园菜蟥和东谷花发的描绘,表达了禅宗教义中的无常和无我思想。虽然菜蟥看似无法食用,而红花却鲜艳无比,这是对世间事物相生相克、互为依存的隐喻,也是对于生命轮回、万物平等的哲学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四首 其四》是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了朴的作品,收录在《五灯会元》一书中。这首诗体现了禅定、顿悟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度理解和实践。释了朴曾在宋代中原地区的各大寺庙进行讲学、修行,逐渐在禅宗佛教界获得一定的声誉。
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间,即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华文明正处于转型期,儒家传统受到质疑和冲击,佛教文化逐渐兴起并影响深远。此时,唐宋之间的禅宗发展进入了相对鼎盛的时期,诗人释了朴也在此时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
此阶段中,释了朴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曲折。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因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而皈依佛门,后游历于江南各大寺庙,开始传播禅宗教义。他的家族背景和生活经历使他对世俗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释了朴越发关注民众的疾苦,努力寻求精神救赎之道。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深度思考,成为禅宗佛教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