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皇恩

标题包含
感皇恩
七十在前头,难言未老。 只是中间有些好。 鬒云虽瘦,未有一根华皓。 都缘心地静,无忧恼。 此际生朝,梅花献笑。 似向天边得新报。 孙枝秀雅,已挂恩袍春草。 定从欢喜处,添年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纪已经七十岁了,很难说自己还没有老去。 然而我心中却仍然保留着年轻时候的美好回忆。 黑发虽然日渐稀疏,却没有一根完全变白。 这都是因为我的心境平和,没有烦恼和忧虑。 现在正是我的生日,梅花盛开为我庆祝。 好像在告诉我天上的好消息一样。 我的孙儿们长得既漂亮又雅致,就如同春天的嫩草一般生机勃勃。 我相信在这样的喜悦中,我会更加长寿的。
去完善
释义
七十在前头,难言未老:指作者年纪已经接近七十岁,但还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还很年轻。 中间有些好:这句是说作者在中年时期的一些好的经历或心态。 鬒云虽瘦:鬒云,指的是黑发;瘦,这里形容头发稀疏。 未有一根华皓:华皓,意思是花白。这句是说自己虽然年老,但是还没有一根白头发。 心地静,无忧恼:这句话是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即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产生烦恼。 生朝:生朝,即生日。 梅花献笑:这句是写春天来临,梅花盛开的美景。 孙枝秀雅:孙枝,即后代;秀雅,这里形容后代的优秀。 恩袍春草:恩袍,原指皇帝赐予的官服;春草,象征新生。这句是祝愿自己的后代能够有所成就。 定从欢喜处,添年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心情愉快,就能增加寿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感皇恩》,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以70岁为起点,认为还未老,只因心态平静无烦恼。同时,梅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寓含着生命的美好。诗人把孙子的成长看作是生活的希望,充满了喜悦和期待。整首词展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皇恩》是南宋诗人程大昌的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5年前后,正值南宋初期,中原地区遭受金兵侵略,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这一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程大昌对此深感忧虑。 程大昌(1123-1200),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他在南宋初期历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对国家治理和民众生活有深厚的关切之情。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 在诗中,程大昌以“感皇恩”为题,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然而,这种感激并非无条件的盲目崇拜,而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责任。诗人感叹道:“尽瘁臣何报?唯将寸草心,报答三春晖。”这表明,即使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仍然愿意为国家尽心尽力,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综上所述,《感皇恩》这首诗歌是在南宋初期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程大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无法实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