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
爽籁生遥圃,斜晖落半岑。
微芒浮草际,零乱起墙阴。
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
灯光透疏隙,珠彩射清浔。
野燐宵争出,星榆晓共沈。
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爽朗的声音从远方飘来,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山边。
微弱的光亮在草地上浮动,斑驳的光影出现在墙脚。
窗户上的尘埃反映出昔日的繁华,隋朝园林的树木如今已经变得深邃。
透过稀疏的树枝,灯光闪烁,如同珠宝般璀璨。
夜晚时分,磷火竞相闪烁;破晓之时,星辰坠落,榆树伴沉。
这漫漫长夜,唯有那孤寂的长门宫的钟声陪伴着我,无尽的泪水静静流淌。
去完善
释义
1. 爽籁:指秋天清爽的风声。
2. 遥圃:远方的田野。
3. 斜晖:夕阳的余晖。
4. 半岑:指山的另一半。
5. 微芒:微弱的光芒。
6. 草际:草丛的边缘。
7. 零乱:指萤火虫飘忽不定。
8. 墙阴:墙壁的阴影处。
9. 武子窗尘积:此处用“武子”比喻无人问津的地方。
10. 隋家苑树深:指隋朝皇宫遗址周围的树木繁茂。
11. 灯光:指明亮的灯光。
12. 疏隙:稀疏的缝隙。
13. 珠彩:闪烁的萤光。
14. 清浔:清澈的水边。
15. 野燐:指磷火,即鬼火。
16. 宵争出:指夜晚时分纷纷出现。
17. 星榆:指星星点点的萤火虫。
18. 晓共沈:天亮时一同消失。
19. 长门:指孤独寂寞之地。
20. 秋漏永:秋天的夜色漫长。
21. 偏照:特别照亮。
22. 泪涔涔:形容泪流不止。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萤》描绘了萤光与夜色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萤火虫细微的观察,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萤火虫在草地和墙阴处闪烁的情景,表现出了萤火虫微小而光亮的特点。接下来的四句则表达了萤火虫在窗户和树林间穿梭的场景,以及灯光透过窗户缝隙与萤光相映成趣的景象。最后两句则以皇宫夜晚漫长为背景,强调萤光的明亮照亮了哭泣者的脸庞。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一幅生动、传情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萤》是北宋时期诗人杨亿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萤火虫在空中闪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杨亿生活在北宋初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他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才华,受到了朝廷的重用。然而,随着政治斗争的加剧,杨亿因卷入宫廷权力纷争而被贬谪。在这段低谷期,他更加关注自然界的生灵,以诗歌寄托自己的情感。
《萤》这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诗中通过萤火虫这一形象,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光的珍惜。在北宋初年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关注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而杨亿则通过对微小生命的关注,展现了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