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
鸟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
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黏日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鸟飞飞:指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兔蹶蹶:指兔子跳跃的样子。
朝来暮去:形容时光流逝。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曾用五色石熔化补天。
青天:天空。
煎胶黏日月:喻指把日月粘连在一起,使时间停滞。这里借用了女娲补天的典故,暗示希望时间能够停下来,让人可以留住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杂言》这首诗歌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鸟飞兔跳的自然景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通过“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黏日月”的想象,暗示了人类力量的局限性,表达了生命无法挽回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关于时间和生命哲学的思考,体现出作者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言》是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一首名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世纪末的唐末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唐朝的末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民生疾苦,文人墨客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司空图,字表圣,晚唐时期的著名文人,曾官至户部侍郎、御史大夫等职。在这个特殊时期,司空图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被任命为官员,但因对时事不满而辞官归隐。此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以诗歌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唐代晚期,政治腐败,宦官当权,农民起义不断,国家局势陷入混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司空图深感忧虑,但他又无力改变现实,因此选择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了唐代晚期诗歌的代表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