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江上维舟稳,人间行路难。
数朝花雨细,一夜社风寒。
燕语能留客,蛙鸣岂为官。
苦吟成底事,赢得瘦团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河上稳稳地停靠着小船,但在人世间行走却困难重重。
经历了数日绵绵细雨后的花儿逐渐凋零,一夜之间感受了社会中的寒意。
燕子婉转动听的叫声似乎想要挽留客人,而青蛙呱呱的叫声并不是为了祈求官职。
苦苦思考着写作的意义,到头来只得到了孤单和消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江上:指江河岸边的广阔区域,此处泛指宽阔的水域。
2. 维舟:将船靠岸系住。
3. 行路难:形容人生道路的艰难。
4. 花雨:指春天里的落花如雨的景象。
5. 社风:指春社时分的风吹拂,此处带有寒意。
6. 燕语:燕子叫声,这里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7. 蛙鸣:青蛙的叫声,表示夏天到来,丰收季节来临。
8. 为官:担任官职,为公事操劳。
9. 苦吟:辛勤地推敲诗句。
10. 底事:原因、缘故。
11. 赢得:获得,挣得。
12. 团栾:圆月,团圆,团聚。
去完善
赏析
《江上》是南宋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描绘水乡风光与表达人生感慨的诗歌。全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江上维舟稳,人间行路难”,以“江上”和“人间”对比,展示出广阔的社会画卷。诗人用“维舟稳”描述江上的宁静,而用“行路难”揭示人世间的艰难。这里的“稳”与“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导读者思考社会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颔联“数朝花雨细,一夜社风寒”,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春天阴雨绵绵的景象。其中,“花雨细”意指春雨轻柔,滋润万物;而“社风寒”则意味着寒风吹拂,让人感受到春天初至时的寒冷。这一联中的“细”与“寒”两个形容词,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又传达出人生的无常。
颈联“燕语能留客,蛙鸣岂为官”,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燕子呢喃,似乎在挽留过客;青蛙齐鸣,仿佛在抱怨世事。这两句诗寓意着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们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尾联“苦吟成底事,赢得瘦团栾”,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用心良苦地吟咏诗篇,但换来的却是憔悴的面容与孤独的境地。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复古的《江上》是一首描绘江边美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戴复古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的人生际遇也并不顺利。他曾一度在战乱中失去家园,流亡四方。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衰落,北方的金朝也已经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元朝。这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也是文化交融的时期。戴复古作为一个汉族诗人,他的诗作中也表现出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这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中的一个特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