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谢谦山所寄

标题包含
酬谢谦山所寄
老逐群儿去聚沙,不知桃子结西华。 归来乡井半鬼录,依旧湖山一会家。 白盖年深蜗浼浼,绿阴人静鹊槎槎。 江流依旧皆明德,解见南涯媒北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埴"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知名度不高或者信息不够明确。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所在的领域、他的主要成就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老人纷纷离开孩子们去玩耍,不知道桃子已经结果实。 回到家乡,那里的人口减半,看起来像鬼魅,但湖泊和山峦依然如故。 白盖子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有些老旧,绿阴树下则显得静谧。 江水依然流淌,展示着它那美德,可以看见南方的阳光照耀北方的大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群儿:指儿童。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身边的年轻一代。 2. 桃子结西华:桃子代指美好的事物,西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 3. 乡井:家乡。 4. 鬼录:死亡名册,这里可能表示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 5. 一会家:聚在一起的意思。 6. 白盖:白色的伞,比喻良好的品质。 7. 年深:年代久远。 8. 蜗浼浼:形容蜗牛爬行的样子,这里表示缓慢进步的状态。 9. 绿阴:绿色的树荫,象征宁静的环境。 10. 人静:人们安静下来。 11. 鹊槎槎:喜鹊排队的样子,这里可能形容秩序井然的景象。 12. 江流依旧:长江流水依然不变,代表永恒。 13. 明德:美德。 14. 南涯:南方的边岸。 15. 北涯:北方的边岸。 这首诗以“白盖年深蜗浼浼”为背景,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与痛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与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浅显的语言描绘出岁月的流逝、家乡的变迁以及人生的感悟。首联通过“老逐群儿去聚沙”和“不知桃子结西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和对家乡变化的惊讶。颔联中的“半鬼录”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后的家乡景象,而“依旧湖山一会家”则暗示了诗人对家乡故土的眷恋。 颈联中,“白盖年深蜗浼浼”与“绿阴人静鹊槎槎”形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尾联则以“江流依旧皆明德”呼应首联的“不知桃子结西华”,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变化的宽容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尽管岁月沧桑,但人的品德和智慧却能传承下去,这是诗人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谢谦山所寄》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埴的作品。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8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南宋刚刚建立,政权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然而,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民间疾苦、百姓生活困苦等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在张埴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北宋末年的动荡和金兵南侵的苦难。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在这首《酬谢谦山所寄》中,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