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回文

标题包含
回文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龟蒙,字鲁望,唐朝时期文人,苏州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834年至880年之间。 陆龟蒙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诗词歌赋。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平静的烟雾笼罩着青翠的树木,阳光照射在残留的雪迹背后显现出高楼的身影。寒冷的空气侵蚀着边疆的防卫点,一轮清冷的月亮倒映在行驶的船舟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静烟:平静的烟雾,此指江上弥漫的水雾。 2. 临:靠近,接近。 3. 碧树:绿色的树木,这里指的是江边的大树。 4. 残雪:冬天的积雪消融后剩下的部分。 5. 背:背面,与...相反的方向。 6. 晴楼:晴朗的天空下的楼阁,这里指的是江边的建筑。 7. 冷天:寒冷的天气。 8. 侵:侵袭,这里指的是寒冷天气对人的影响。 9. 极戍:边疆的驻军营地。 10. 寒月:寒冷的月光,这里指的是夜晚江上的月色。 11. 对:相对,面对面。
去完善
赏析
诗人陆龟蒙以“回文”为题,巧妙地运用对称和变换的技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融,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景象。首句“静烟临碧树”描绘了烟雾笼罩在绿树之间的静谧景象;紧接着,“残雪背晴楼”呈现了晴天中白雪覆盖着楼顶的画面。诗人使用“静烟”、“残雪”等具有季节特征的意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冬天的气息。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进一步挖掘出冬季的氛围:“冷天侵极戍” 暗示严寒的天气对边疆防御的影响;“寒月对行舟”则表现出在寒冷月光下行船的情景。“侵”字突显了寒冷的持续侵入,而“对”字则传达了诗人在静夜中对自然景色的感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回文》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世纪,即唐末时期。 在这个时期,陆龟蒙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他是一位文人墨客,却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抱负。然而,现实中的种种挫折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成功。这使他意识到仕途并非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于是转向文学创作,希望以笔墨之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陆龟蒙生活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官僚机构的臃肿腐败以及民间的疾苦等问题让文人志士忧心忡忡。此外,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对文人产生了压迫,许多文人受到排挤和迫害。在这样的背景下,陆龟蒙创作了许多抒发了自己愤懑不平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