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试院追和东坡催试官考校韵
深院锁凉秋,西风坐间好。
几净窗明尘不飞,似蹑红云至三岛。
数枝淡淡桂新香,千带垂垂柳初老。
此邦天下秀,多士邹鲁无。
负薪或解谈王道,被褐无非怀璧夫。
五兵夺目库观武,大嚼快意门过屠。
谁言扳才古难必,披沙求金要须得。
回思裹饭然脂烛,一心敢拟思鸿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幽深的院子弥漫着秋天的清凉,西风吹拂,感觉正好。
洁净的窗户映照着明亮的房间,没有飞扬的尘埃,宛如踩着红云来到仙岛一般。
桂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柳树开始变得垂落,像是带着千万条丝带。
这个城市风景如画,但像孟子一样的人才却很少。
有人砍柴时也谈论着王道,有人穿着粗布衣却胸怀如璧的美德。
武器在仓库中熠熠生辉,大门外则有人在尽情地吃肉。
谁说想要出人头地很难?淘金需要耐心寻找。
回想起那些品尝美味的时光,我一心想成为有志之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广信:指广东信州。
2. 催试官:催促主考官。
3. 三岛: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可能指的是比喻美景之地。
4. 多士:众多贤士。
5. 邹鲁:孔子的故乡,这里代指文化昌盛的地方。
6. 五兵:古代五种兵器,这里泛指武器。
7. 大嚼:豪迈地吃喝。
8. 扳才:人才选拔。
9. 然脂烛:燃烧油脂制成的蜡烛,表示认真读书。
10. 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才德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学子在考试场合时的心情与态度的诗。前两句“深院锁凉秋,西风坐间好”勾勒出秋天试院的宁静氛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细节描绘了环境的整洁、桂花的清香和柳树的成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人墨客们聚会时的风雅。
诗的后半部分则以“此邦天下秀,多士邹鲁无”表达了对这个地方贤才辈出的赞美。接下来提到的“负薪或解谈王道,被褐无非怀璧夫”则是对参加考试的文人学子们的信心和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在学术上有所成就。
同时,诗人还以“五兵夺目库观武,大嚼快意门过屠”鼓励学子们要有志气,努力拼搏,展现出才华。最后四句则是勉励考生们要有耐心,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梦想。整首诗表达出作者对于文人墨客执着于学问的追求精神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广信试院追和东坡催试官考校韵》是南宋文人喻良能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在这期间,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虽然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与北方的战乱相比显得宁静祥和。
喻良能,字邦卿,号梅山,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出身贫寒,勤奋好学,曾受到辛弃疾等人的推重。他在南宋时期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未能中举。此后,他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职,致力于治理地方、造福百姓。
在这首词中,喻良能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科举考试的感慨。他借用苏东坡的诗句,描绘了自己在广信试院参加科举考试时的情景,以及自己对考官们认真审阅试卷的期待。这首词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科举制度的重视,以及对国家选拔人才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