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油
三百六十斤油,何须苦苦问他求。
心光廓彻灯何用,水草无心若画牛。
五味舌头无足日,煎熬煮炙几时休。
功辨斯成无点染,西江一口绝纤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买油》:这是一首描述禅宗悟道的诗。诗人通过生活中的油、灯等寻常事物,表达了禅宗的智慧和领悟。
1. 三百六十斤油,何须苦苦问他求:这句是说,修行就如同获得三百六十斤油一样,不需要向外求索,而是向内探寻。
2. 心光廓彻灯何用,水草无心若画牛:这两句是比喻禅宗的心性理论,即人的心性原本清净光明,如同灯火,不需要外物来照亮。而世间的一切纷扰,就像水中的草,虽然看似存在,实际上并不真实。
3. 五味舌头无足日,煎熬煮炙几时休:这两句是说,人在世间总会经历各种酸甜苦辣,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不应过于执着。
4. 功辨斯成无点染,西江一口绝纤流:这两句是说,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就能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如同西江之水,清澈无杂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哲思与体悟。首句以“三百六十斤油”象征人生的各种诱惑和困扰,然后笔锋一转,指出“何须苦苦问他求”,暗示我们应该超脱世俗纷扰,不为外物所动。第二句用“心光廓彻”比喻心灵的光明通透,“灯何用”则是说心灵的光明胜过一切外在的光源,正如水草虽无心却能画出牛的形状一样,寓含着本真的美无须刻意追求的道理。第三句则通过“五味舌头无足日”提醒人们要知足,不要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而第四句“煎熬煮炙几时休”又道出了世俗中的纷繁复杂,世事难料。最后两句则以“西江一口绝纤流”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如果能拥有纯净的内心,便能摆脱世俗的牵绊,达到一个无染无著的超脱之境。整首诗既有诗人的感悟,又有人生哲理的揭示,韵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买油》是北宋时期高僧释印肃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公元1008年至1054年之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一段普通场景——购买食用油的过程,以及他从中领悟到的哲理。
释印肃生活在北宋年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宗教和文化发展迅速。释印肃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民众生活。他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很多细微的事物,如买油这样看似平常的事情,他却能从中引发出深刻的思考。
释印肃所处的时代,正值宋仁宗当政,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在这一时期,佛教的地位却相对较低。释印肃身为一名僧人,他以自己的方式传达了禅宗的教义,通过这首《买油》诗表达了他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
总的来说,《买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繁荣与忧患并存的时代,作者以他的敏锐观察力和智慧,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写下了这样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