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海州道中二首

标题包含
海州道中二首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齐名。 张耒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13岁时就写出了《函关赋》,受...查看更多
吃货倩倩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田野一片青苍,秋日的阳光温暖金黄; 满地都是黄蒿,田埂上苍耳子也长了出来。 昆虫们低吟又高唱,时而哼唱着,时而又沉默。 一场秋雨下来,车辙中充满了积水。 河边的村庄,捣衣的声音伴着夕阳; 悠然自得的蝴蝶在豆花丛中翩翩起舞。 破旧的房屋里无人居住,杂草已经占据了院子; 秋天藤蔓上挂满了寒瓜,一派秋天的景象。
吃货倩倩
去完善
释义
1. 海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连云港市。 2. 道中:在路上。 3.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4. 秋野:秋天的原野。 5. 苍苍: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6. 黄蒿:一种草本植物,秋季变黄。 7. 苍耳:又称棘藜、鼠粘子,是一种野生植物,果实上有许多小钩,可以附着在人或动物身上传播种子。 8. 草虫:指各种昆虫。 9. 咿咿:虫鸣声。 10. 鸣复咽:指虫鸣时起时止。 11. 一秋:整个秋天。 12. 辙:车轮压过的痕迹,这里指路上的车辙。 13. 渡头:渡口,这里指河流的渡口。 14. 鸣舂:舂米的声音。 15. 村径斜:指乡村的小路弯曲。 16. 小蝶:蝴蝶。 17. 豆花:豆科植物的白色花朵,这里可能指大豆花。 18. 逃屋:被遗弃的房屋。 19. 累累:果实累累的样子。 20. 秋蔓:秋季藤蔓植物。 21. 寒瓜:冬季成熟的瓜果,如西瓜等。
吃货倩倩
去完善
赏析
《海州道中二首》是北宋诗人张耒创作的两首描绘秋天景象的古诗。在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秋天的田野、黄蒿、苍耳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热闹。同时,通过草虫的叫声和水满辙的景象,表现了秋天的雨水充足。而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描绘了渡头、村落、小蝶、豆花等秋天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此外,诗人还描绘了逃屋、草地、秋蔓等荒凉景象,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两首诗都是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吃货倩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州道中二首》是宋代著名诗人张耒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这一年,张耒因得罪权贵被贬至黄州团练副使。当时正值北宋政治风云变幻之际,神宗皇帝推行新法,而保守派司马光、苏轼等人坚决反对。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张耒因为和苏轼的亲密关系而被卷入其中。在谪居黄州的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海州道中的美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吃货倩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