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贾谊传

标题包含
读贾谊传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 已齐生死理,服鸟莫为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 1. 籍贯与家世:李群玉是唐朝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2. 早年经历:李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低洼潮湿的长沙地带,有一位才子被白白浪费了。他已经领悟了生死的道理,希望能像凤凰一样自由翱翔,不受任何灾难的影响。
去完善
释义
1. 长沙:地名,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 2. 卑湿:地势低洼潮湿。 3. 出世才:指贾谊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才。 4. 已齐生死理:指贾谊已经看透了生与死的道理。 5. 服鸟: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自然界的灾难。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通过描绘长沙地势低洼、潮湿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贾谊才华的惋惜之情。贾谊本应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却身处这样的环境,使他的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颔联“已齐生死理,服鸟莫为灾”,表达出贾谊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的道理,只希望能避过飞来横祸。“服鸟”一词在这里意指灾难、祸害。诗人通过这一联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贾谊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遭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贾谊传》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大约在公元840年至860年间,也就是唐文宗至宣宗在位期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 在李群玉生活的时代,他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但因科举考试不第而未能进入仕途。他曾多次参加科举,但始终未能成功。这种人生际遇可能使他产生对贾谊的同情和共鸣。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才学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但由于大臣嫉妒和排挤,最终未能施展抱负,抑郁而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群玉通过对贾谊的遭遇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封建社会中人才埋没现象的不满。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