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蓦山溪·湖平春水

标题包含
蓦山溪·湖平春水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结识了苏轼、黄庭坚等文...查看更多
萝大仙
去完善

译文
湖水平静如镜,春天的倒影映照其中,菱荇缠绕着船尾。山间的翠绿映入眼帘,轻轻敲击船板,游鱼纷纷散开。傍晚时分,潮水上涨淹没沙滩痕迹,山峦围绕。云雾渐渐升起,鸟儿在屏风般的山林间穿梭。 周郎雅兴大发,头戴黄帽,泛舟在水云之间。夕阳洒落在江边的景物,悠然自得。但他并未与美人共同游玩,原因何在呢?原来他独爱那漂浮在烟波浩渺中的莼菜汤的美味。
萝大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蓦山溪:词牌名。 2. 周邦彦:宋代著名词人。 3. 湖平春水:指湖面平静,春天水满。 4. 菱荇: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可食用或药用。 5. 萦:萦绕。 6. 空翠:指清新的绿色。 7. 衣襟:衣服的前摆部分。 8. 拊:拍打。 9. 轻桹:轻快的桨。 10. 游鱼:水中游动的鱼。 11. 晚来潮上:傍晚时潮水上涨。 12. 迤逦:形容曲折连绵。 13. 沙痕:沙滩上的痕迹。 14. 四倚:四面靠着。 15. 云渐起:云朵逐渐升起。 16. 鸟度:鸟儿飞过。 17. 屏风:起挡风作用的古建筑。 18. 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字公瑾,别称周郎。 19. 逸兴:超逸豪放的兴致。 20. 黄帽:古代画家、文人雅士的帽子。 21. 侵:逼近。 22. 云水:云和水,这里指山水风光。 23. 落日:夕阳。 24. 媚:使……感到愉悦。 25. 沧洲:水边地带,代指隐居的地方。 26. 泛一棹:划着一艘小船。 27. 夷犹未已:指犹豫不决,久久不能决定。 28. 玉箫金管:泛指乐器。 29. 个甚:为什么。 30. 烟雾底:烟雾弥漫的地方。 31. 独爱:唯独喜欢。 32. 莼羹:用莼菜做的汤,古人认为味道鲜美。
萝大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逸兴。首句“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便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水乡画卷。词人以细腻的手法,通过山水的变换、游鱼的惊避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而“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则进一步展示了夕阳下的江畔美景,令人陶醉。 下片则聚焦于人物形象,通过对周郎和黄帽子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词人的豪放之气。而“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则展现了作者热爱自然、放纵不羁的性格。结尾部分,以“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一句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词人对美食的热爱。 整首词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充分展示了周邦彦在词坛上的卓越成就。
萝大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蓦山溪·湖平春水》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这个时期,周邦彦已经历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任国子监主薄、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位,但因正直的个性与当时朝政不合,屡遭贬谪。尽管如此,他的才情却得到世人认可,被尊为“词家之冠”。 在元祐年间,北宋社会政治矛盾激化,新旧党争不断。新党主张变法图强,旧党则坚持守成之道。周邦彦虽然属于旧党阵营,但他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党派之争,而是注重实学,关注民生。在这种背景下,他的词作往往透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例如在这首《蓦山溪·湖平春水》中,他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湖平的春水和清澈的湖水,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他又通过"知否"的反问,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感叹。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词成为了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萝大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