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用古人名诗寄程帅
羡公椽笔衔阳秋,黄钟大吕豪端收。
省闱高掇未足道,文章老手第一流。
轇轕玄谭已惊众,倒河翻澜骇飞动。
递中筒诗陆续来,旧债未偿新债重。
即今搦管重犯严,强颜回顾口如箝。
更驱行李伸此情,句法政用公镌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羡慕您的文笔传承着古典韵味,犹如黄钟大吕一般庄重大气。
您在考场上的表现固然令人叹服,但您真正的价值在于身为一流的文章大家。
您探讨的深邃哲理已经让众人惊叹,跌宕起伏的论述仿佛飞动的江河。
不断传来的诗歌信件让旧的债务还未偿还又增添了新的负担。
现在拿起笔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严苛,回头看看口中似乎被钳住了言语。
再次推动我的行囊传达这种情感,用公正的笔触去刻画每一个句子。
去完善
释义
1. 阳秋:指史书。
2. 黄钟大吕:指形容音乐或诗歌的优美旋律。
3. 高掇:高中进士。
4. 省闱: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5. 玄谭:指谈论深奥的道理。
6. 倒河翻澜:形容文章变化多端,波澜起伏。
7. 递中:指通过驿站传送书信。
8. 简诗:指诗篇。
9. 旧债:指之前的诗债。
10. 搦管:握笔。
11. 口如箝:形容紧张、羞涩的心情。
12. 行李:指出门在外的旅行者。
13. 句法:指诗词的创作技巧。
14. 公镌劖:公开评价、品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陈造的《暗用古人名诗寄程帅》描绘了作者对一位名叫程帅的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首联“羡公椽笔衔阳秋,黄钟大吕豪端收。”以比喻的手法描述了程帅的文笔才华,如同秋日的阳光照耀万物,又如黄钟大吕般的高亢激昂,展现了其豪情壮志。颔联“省闱高掇未足道,文章老手第一流。”则强调了程帅在文学领域的造诣之高,已经超越了科举考试的标准,堪称文章老手的第一流人物。
颈联“轇轕玄谭已惊众,倒河翻澜骇飞动。”进一步指出,程帅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而且语言生动、文采飞扬,犹如江河翻滚,令人叹为观止。尾联“递中筒诗陆续来,旧债未偿新债重。”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收到程帅诗歌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调侃自己已经负债累累,无法再承受更多佳作的洗礼。
全诗通过对程帅才学和人品的赞美,展示了一个博学多才、谦虚谨慎的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暗用古人名诗寄程帅》是南宋诗人陈造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陈造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富有哲理,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诗中,陈造以古人的名字为线索,表达了对程帅的敬仰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陈造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高中。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继续在文学、史学等领域深入研究。陈造还与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有深厚的友谊,如陆游、杨万里等,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互相激励,共同探讨诗词之美。
在宋光宗绍熙年间,南宋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然而,由于金国的威胁和内部的政治斗争,南宋的局势仍然充满变数。陈造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他认为,像程帅这样的贤能之人,应该得到重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