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横渡,烟雾弥漫,夜幕降临;潮水经过金陵,秋天的落叶飘散。
嘹亮的鸣叫声,来自穿越楚地的鸿雁;深浅不一的红叶,出现在扬州。
夜晚的桥梁灯光璀璨,与星空相连;城郭的船桅林立,靠近北斗星辰。
如今都市的风俗已经改变,不需要再询问那些过去的迷楼故事了。
去完善
释义
1. 江横渡阔:江水横流, 宽阔的渡口.
2. 金陵:南京的古称.
3. 嘹唳:形容声音高亢凄清.
4. 塞鸿:边塞的大雁.
5. 楚泽:泛指楚地的水泽地带.
6. 红树:秋季叶红之树.
7. 夜桥:夜间的桥.
8. 星汉:星空银河.
9. 水郭:靠近水域的城墙.
10. 帆樯:船只上的风帆桅杆.
11. 斗牛:天上的斗宿和牛宿.
12. 市朝:市场与朝廷, 泛指都市社会.
13. 迷楼:扬州的一处著名景点.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以江水、潮汐和落叶为主要意象,描绘出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色。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层次感。
颔联“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通过对鸿雁、红树等景物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颈联“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以夜晚的灯光、水边的船只为主角,展现了扬州城的繁华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画意,还充满了诗意,使人陶醉其中。
尾联“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以“迷楼”这一历史典故收尾,寓意着扬州城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以及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扬州画卷,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扬州是唐朝诗人李绅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夜泊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在公元8世纪,唐朝迎来了盛世,商业繁荣,扬州更是当时的一座重要城市。在这个时期,扬州以运河为主要交通线,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水运中心。而扬州的夜晚更是热闹繁华,灯火辉煌。此时,李绅作为一位年轻的诗人,离家远行到扬州参加科举考试。李绅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不得不离乡背井去谋求功名。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此外,当时的唐朝社会,文人墨客喜欢通过写诗来表达情感,这使得李绅的创作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