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舍以笔墨更相遗有诗见邀同作

标题包含
同舍以笔墨更相遗有诗见邀同作
将军白首玄池阴,手持毛锥如绿沉。 千人独扫杜陵老,百犗欲连东海任。 中山豪族一当百,即墨坚垒高临深。 孙郎精骑固无匹,长卿偏师那可侵。 久知良工须利器,岂但善贾缘多金。 故追老兔尽三窟,已倒霜松逾十寻。 于莵犹存凤阁卧,黄庭不博鹅池临。 清观越石已成冢,始信管城真尽心。 客卿摩顶利天下,修竹欲汗南山林。 儒生意广亦自苦,但有遗迹藏来今。 两公笔阵略相抗,往往钺并张旗参。 铺扬功伐借二物,寸木可使齐高岑。 嗟余绝学久焚弃,嘿守三一朝飞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发的将军站在清澈的池塘边,手中握着一支绿沉毛笔。 他独自一人清扫着杜陵老人们的房子,用上百头牛拉船去东海赴任。 中山豪族一敌百,即墨坚固的堡垒高高耸立。 孙郎的精锐骑兵举世无双,长卿的偏师也不容侵犯。 大家都知道好的工匠需要好工具,善于经商的人因财富众多而富有。 因此追逐兔子要费尽所有手段,即使霜后的松树倒下也能找到十多根可用之材。 凤阁之中的玉兔尚在,黄庭并不急于追求鹅池。 观赏越石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缅怀,才相信管城的守卫真的很用心。 客人悉心听取建议,希望能在黄竹林中出汗锻炼。 儒生虽然志存高远却自找苦吃,只有一些遗痕流传后世。 两位先生的文笔相当,仿佛在战场上挥舞旗帜并肩作战。 借助两件物品书写功绩,每一寸木材都可以成为高峰。 可悲的是我早已抛弃了学问,沉默地守护着三朝的回忆。
去完善
释义
1. 将军白首玄池阴:将军,指军事家;白首,表示年老;玄池,又称玄武池,这里代指翰墨世界;阴,意为在阴影处。这句诗句描绘了军事家在翰墨世界中度过晚年的情景。 2. 手持毛锥如绿沉:毛锥,毛笔的别称;绿沉,绿色的弓。这句诗句表达了毛笔书写时的生动形象。 3. 千人独扫杜陵老:千人,形容人数众多;独扫,独自清理;杜陵,唐朝诗人杜甫的故居。这句诗句暗示书法艺术的推广离不开众多人的共同努力。 4. 百犗欲连东海任:百犗,一百头牛;欲连,想要连接;东海,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这句诗句比喻书法艺术的影响力广泛。 5. 中山豪族一当百:中山,中国的一个地区;豪族,豪门望族;一当百,一个人能抵挡一百个人。这句诗句赞美书法家们出类拔萃的技艺。 6. 即墨坚垒高临深:即墨,中国的一个古城;坚垒,坚固的防御工事;高临深,形容地势险要。这句诗句用以赞美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7. 孙郎精骑固无匹:孙郎,即孙权;精骑,精锐骑兵;固无匹,确实无人能敌。这句诗句表现了书法家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8. 长卿偏师那可侵:长卿,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字;偏师,指非主力部队;那可侵,不可侵犯。这句诗句暗示书法家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9. 久知良工须利器:良工,优秀的工匠;须利器,需要好的工具。这句诗句说明书法家的成功离不开高质量的笔墨。 10. 故追老兔尽三窟:故追,故意追赶;老兔,兔子的一种,比喻逃跑的人;尽三窟,用尽三个洞穴。这句诗句描绘了书法家的不懈追求。 11. 已倒霜松逾十寻:已倒,已经倒下;霜松,被霜打过的松树;逾十寻,超过十寻。这句诗句表现了书法家的高超技艺。 12. 于莵犹存凤阁卧:于莵,中国的一个地区;犹存,仍然存在;凤阁,凤凰楼阁。这句诗句意味着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3. 黄庭不博鹅池临:黄庭,即《黄庭经》,道教经典之一;不博,不值得去博取;鹅池,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的地方。这句诗句强调了书法家的创作态度。 14. 清观越石已成冢:清观,佛教用语,指对佛法的领悟;越石,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已成冢,已经成为坟墓。这句诗句表达了对书法家们的敬仰之情。 15. 始信管城真尽心:始信,开始相信;管城,古代制笔的地方;真尽心,真正尽心尽力。这句诗句表明书法家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投入。 16. 客卿摩顶利天下:客卿,战国时期各国聘请的其他国家的人才;摩顶,用手抚摸头顶,表示关爱;利天下,使天下得利。这句诗句赞美书法家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17. 修竹欲汗南山林:修竹,挺拔的竹子;欲汗,即将出汗;南山林,南山的树林。这句诗句描绘了书法家们在创作时的专注神情。 18. 儒生意广亦自苦:儒家,儒家学者;意广,思想广阔;亦自苦,也自己吃苦。这句诗句体现了书法家们为了追求书法艺术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19. 但有遗迹藏来今:但有,只有;遗迹,过去的痕迹;藏来今,隐藏在现在和未来。这句诗句表达了书法艺术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 20. 两公笔阵略相抗:两公,两位著名书法家;笔阵,书法作品的布局;略相抗,略微相互抗衡。这句诗句说明了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特色。 21. 往往钺并张旗参:往往,常常;钺并,刀斧并行;张旗参,举旗参与。这句诗句描述了书法家们之间的竞争与交流。 22. 铺扬功伐借二物:铺扬,宣扬;功伐,功绩;借二物,借助两种事物。这句诗句表达了书法艺术是书法家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23. 寸木可使齐高岑:寸木,一寸长的木头;可使,可以使;齐高岑,与高山齐平。这句诗句寓意书法家们的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24. 嗟余绝学久焚弃:嗟余,感叹我自己;绝学,失传的学问;久焚弃,长时间被焚烧丢弃。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书法造诣的遗憾。 25. 嘿守三一朝飞森:嘿守,默默坚守;三一朝飞森,传说中的仙鸟。这句诗句暗示作者渴望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突破。
去完善
赏析
《同舍以笔墨更相遗有诗见邀同作》是南宋诗人程俱的一首描绘文人墨客与笔墨之间深厚情感的诗。这首诗充满了典故和历史人物,展现了程俱对文学和历史的独特见解。 “将军白首玄池阴”,诗人以白发将军的形象开篇,表达了文人在年岁老去时依然坚守信念的坚韧精神。接下来“手持毛锥如绿沉”描述了文人手中毛笔的神圣地位,就如同宝剑般锐利,用以挥毫泼墨、抒发胸臆。 接下来的诗句分别引用了唐代杜甫、汉代班固、战国田单等人的典故,将他们的文学成就、军事才能与毛笔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书写工具在文人墨客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然后诗人提及了汉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等书法家的轶事,进一步强调善于运用毛笔之人如同善用兵法的将领一般,具有卓越的能力。 随后“客卿摩顶利天下,修竹欲汗南山林”则赞美了文人士大夫济世利民的情怀和高尚品质,即使他们面临的困境重重,仍然不忘关怀家国百姓。 结尾处“嗟余绝学久焚弃,嘿守三一朝飞森”,诗人叹息自己曾经喜爱的学问已经被世人遗忘,但他仍坚守着内心的信仰,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翱翔在天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