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栀子花
虽与余香别,何曾别样开。
一花分六出,千叶是重台。
玉洁浑无玷,金黄谩夺胎。
寻思天下白,只合友江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与我分开时已有香味飘散,但并没有改变她开放的姿态。
一朵花的花瓣分为六片,千万片叶子紧密相连仿佛重叠的台阶。
她的纯洁无暇好似美玉一般,金黄的颜色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个洁白的世界里,她只适合和江边梅花为伍。
去完善
释义
1. 余香:指栀子花的香气;
2. 别样:不同种类;
3. 六出:指的是六瓣花;
4. 千叶:众多的叶子;
5. 重台:重叠的花托;
6. 玉洁:形容花朵洁白如玉石;
7. 浑无玷:完全无瑕疵;
8. 金黄谩夺胎:金黄色像充满生机的样子;
9. 天下白:世间纯洁的事物;
10. 江梅:江边开放的梅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千叶栀子花》描绘了栀子花的独特之美。首先,诗人用“虽与余香别,何曾别样开”来描述栀子花与其他花香的不同之处。虽然栀子花的香气与其它花朵略有区别,但它依然盛开得如此独特美丽。接下来的“一花分六出,千叶是重台”则描绘了栀子花的形态特征——花瓣层层叠叠,犹如重台,给人以繁茂之感。同时,诗人还赞美了栀子花的洁白无暇,即使有些黄色点缀也毫不影响其纯净之美。最后,诗人以“寻思天下白,只合友江梅”收尾,表达了栀子花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情谊。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栀子花的细致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千叶栀子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世纪。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释居简,俗姓李,字文饶,号北涧居士,四川眉山人。他自幼聪慧,博学多才,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出家为僧,成为一位有影响的诗人和文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在创作《千叶栀子花》这首诗时,释居简可能已经步入中年,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他在诗中通过对千叶栀子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