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枫桥夜泊

标题包含
枫桥夜泊
谁遣蒲牢吼夜阑,玉虫剪尽玉脂干。 高山流水易为赏,求赏此声人独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是谁让蒲牢在夜色中吼叫,蜡烛烧尽,烛泪流干。高山的流水容易欣赏,但是想要欣赏这种声音却很难。
去完善
释义
1. 谁遣:何人派遣。 2. 蒲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声音洪亮,常用来比喻钟声。 3. 吼夜阑:形容钟声响彻夜空。 4. 玉虫:指蜡烛。 5. 剪尽:燃烧完毕。 6. 玉脂:指蜡烛的烛油。 7. 干:耗尽。 8. 高山流水:指音乐的美妙境界。 9. 易为赏:容易欣赏。 10. 求赏:寻求欣赏。 11. 人独难:难以寻找知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场景,从诗人释居简的视角看,这是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夜晚。首先,诗中的“谁遣蒲牢吼夜阑”一句用了一种神话般的描述,突出了夜晚的神秘气氛。这里的“蒲牢”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其叫声能震撼天地。在这里,诗人以此来形容夜晚的声音,表现出了夜晚声音的独特魅力。同时,“吼夜阑”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表示夜晚即将结束。 接下来的“玉虫剪尽玉脂干”则是通过形象的细节描写来展示这个夜晚的特点。这里提到的“玉虫”指的是蜡烛,“玉脂”则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油脂。诗人以“剪尽”“干”等字眼来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在“高山流水易为赏”这一句中,诗人提到了“高山流水”这一著名的自然景象,用以表达他对美的欣赏。然而紧接着又说“求赏此声人独难”,这说明了尽管他能够欣赏自然之美,但对于夜晚的这种声音他却难以理解。这可能是因为这种声音过于神秘和深沉,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755-763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张继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之中。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浩大的叛乱,它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同时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次叛乱中,张继作为一名官员,也经历了战乱的洗礼。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被迫四处流浪。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朝的国力日渐衰弱,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然而,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以诗歌为武器,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枫桥夜泊》就是这样一首诗,它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