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命赋家庭双头牡丹
只与酴醾话独醒,不随桃李竞时名。
人怜国色无花对,天与风流并蒂生。
两两鹤红思并翥,双双鹿紫待齐鸣。
冲天食野方多庆,尽是仙翁手种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与你单独谈论清醒之事,不去跟随着桃李争夺一时的名声。人们怜惜这绝世容颜没有花朵能与之匹敌,而天地赋予它非凡的风流之韵。如同鹤鸟一样赤诚地盼望着展翅飞翔,又如鹿群等待共同放声高歌。餐风饮露才更显福祉,所有这些全是仙人亲手种植的成果。
去完善
释义
1. "只与酴醾话独醒":酴醾是植物的一种,这里指酒。古人常用"独醒"来表示自己清醒脱俗的境地。
2. "不随桃李竞时名":桃李一般用来比喻荣华富贵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牡丹不会追求世俗的名利。
3. "人怜国色无花对":国色是指牡丹花的美丽,这句意思是人们喜欢牡丹的艳丽,但是没有别的花能和它媲美。
4. "天与风流并蒂生":风流在这里指的是花草的美丽,并蒂生指的是两个花头。意思是这是天赐的美景,有双头的牡丹。
5. "两两鹤红思齐翥":鹤红指牡丹花的颜色,齐翥是指一起飞翔。
6. "双双鹿紫待齐鸣":鹿紫也指牡丹花的颜色,齐鸣则是指一同鸣叫。
7. "冲天食野方多庆":食野是指享受田野的乐趣,方多庆是指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8. "尽是仙翁手种成":尽是指全部,仙翁是对年长者的尊称,手种成是指亲手栽培成功。这句是说这些美丽的牡丹都是老人们亲手栽种的。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老人命赋家庭双头牡丹》中,诗人项安世以独醒的牡丹为比喻,赞颂了老人的品质和高尚情操。
“只与酴醾话独醒,不随桃李竞时名。”诗人首先提到,牡丹不与酴醾争艳,也不随桃李追逐名利,展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人怜国色无花对,天与风流并蒂生。”诗人感叹,人们喜爱牡丹的国色天香,却无法找到与之媲美的花朵;而大自然却赋予牡丹并蒂生长的特性,使其更加独特和珍贵。
“两两鹤红思齐翥,双双鹿紫待齐鸣。”诗人通过描述鹤红、鹿紫的牡丹花朵,表达了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紧密关系,以及它们渴望展翅高飞、共创辉煌的美好愿景。
“冲天食野方多庆,尽是仙翁手种成。”最后,诗人指出,正是因为有这些牡丹仙翁的辛勤耕耘和培育,才使得牡丹能够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人间仙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人命赋家庭双头牡丹》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发生在宋光宗赵惇至宋宁宗赵扩时期的南宋时期(约公元1190年至1200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项安世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担任御史台的主薄、监察御史等职,由于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臣韩侂胄而被贬谪。此后,项安世在地方任职,辗转于湖南、江西等地,直到晚年才回到故乡浙江杭州。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也对官场腐朽有了清醒的认识。
在南宋时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由于外患不断,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百姓生活并不富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项安世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老人命赋家庭双头牡丹》就反映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谐家庭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