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风入松

标题包含
风入松
断芜幽树际烟平。 山外又山青。 天南海北知何极,年年是、匹马孤征。 看尽好花成子,暗惊新笋抽林。 岁华情事苦相寻。 弱雪鬓毛侵。 十千斗酒悠悠醉,斜河界、白日云心。 孤鹤尽边天阔,清猿咽处山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荒芜幽静之处烟雾弥漫,逐渐消失于天际。群山之间绿意盎然,宁静如画。天涯海角,无尽的远方,却年年都需要独自踏上征程。看过花开花落,感受季节更替;看见嫩笋从林中抽出,心生喜悦。岁月匆匆,时光无情,已然满头白发。饮酒作乐,放任自己沉醉其中,度过漫漫长日。太阳渐渐落去,孤鹤在天边飞翔,清猿在山间哀鸣。
去完善
释义
1. 断芜:荒芜的田野; 2. 幽树:幽深的树木; 3. 际烟平:烟雾弥漫而平静; 4. 山外又山青: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 5. 天南海北:指遥远的各地; 6. 何极:何处是尽头; 7. 马孤征:独自骑马远行; 8. 看尽好花成子:欣赏完美好的花朵结成果实; 9. 弱雪:比喻白发稀疏; 10. 鬓毛侵:形容头发逐渐变白; 11. 十千斗酒:大量美酒; 12. 悠悠醉:慢慢沉醉; 13. 斜河界:银河的边缘; 14. 白日云心: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漂浮; 15. 孤鹤:孤独飞翔的鹤; 16. 边天阔:辽阔的天边; 17. 清猿咽处:清澈的泉水流淌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风入松》: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结合,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隐逸之心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上阕以“断芜幽树”和“山外又山青”开篇,展现了旷野宁静、山林葱郁的景象,同时寓含着人生的起伏不定和辽阔无垠。接下来的“天南海北知何极,年年是、匹马孤征”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历经沧桑、独自行走的经历。下阕中的“好花成子”和“新笋抽林”描绘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弱雪鬓毛侵”一句则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事实,令作者感叹不已。最后,“十千斗酒悠悠醉,斜河界、白日云心”展现了作者借酒消愁、仰望天空的心境,既有孤独之感,亦有洒脱之意。结尾两句“孤鹤尽边天阔,清猿咽处山深”则以孤鹤和清猿的形象,勾勒出空旷的原野和静谧的山谷,暗示了作者向往自然、远离纷扰的渴望。总之,这首词以婉约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思和对自然的热爱,读来令人回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入松》是南宋诗人利登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6年前后。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已经灭亡,而蒙古大军则对南宋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诗词创作也因此呈现出浓郁的爱国主义色彩。 利登是南宋末年的一个落魄书生,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中举。然而,正是这种人生的挫折,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和国家的危难。在创作《风入松》时,利登正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现实,这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悲痛和无奈。 此外,在这个时期,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朝廷内部也纷争不断。利登在《风入松》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以其深刻的主题和优美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南宋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