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行
是中毒厉无停辀,更复外为物我谋。
汝宁残暴我宁尔,爪距铦利何从投。
形与气侔天所命,阳荡阴摩成厥性。
划然残暴反其初,一瞬回头如失影。
影不随形竟何有,直与太虚为户牖。
李生解衣盘礴时,笔端别有百步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是中毒厉无停辀:这句的意思是,老虎的凶猛、狠毒,无法停歇。其中,“毒厉”指老虎的凶猛;“无停辀”意即不停息,“辀”是车轴,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事物不停歇的状态。
2. 汝宁残暴我宁尔:这句是说,如果你宁愿保持残暴的姿态,那么我就只能对你采取相应的防备。“宁尔”是指防备的意思,表示对对方的警戒。
3. 爪距铦利何从投:这句描述了老虎锋利的爪子和尖锐的牙齿,让人无从抵挡。“爪距”指的是老虎的爪子;“铦利”形容刀具锋利,这里用来比喻老虎的爪牙。
4. 形与气侔天所命:这句是说老虎的外形和气势是由天生的特性决定的。其中,“侔”意为相等;“天所命”表示上天的旨意,这里用于强调老虎的天性。
5. 阳荡阴摩成厥性:这句诗描述了阴阳交荡下,老虎的性格逐渐形成的过程。“阳荡阴摩”指阴阳相互激荡,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厥性”指老虎的特性。
6. 划然残暴反其初:这句是说老虎突然改变其原有的凶恶面貌,变得温柔。其中,“划然”是一个副词,表示迅速的样子;“反其初”指回到最初的、本来的状态。
7. 一瞬回头如失影:这句描述的是老虎在瞬间改变性格,如同失去了影子一般不可思议。其中,“一瞬回头”指老虎在一瞬间就改变了面貌;“如失影”是形象地表达这种变化之快,仿佛影子都跟不上。
8. 影不随形竟何有:这句是对上一句的补充,说老虎虽然改变了性格,但它的影子却无法立刻随之改变,说明这变化确实非常迅速。
9. 直与太虚为户牖:这句是说老虎的这种改变让它的世界豁然开朗,犹如天空一样广阔。其中,“太虚”指天空;“户牗”是门窗的意思,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开阔的空间。
10. 李生解衣盘礴时:这句是在描述李生创作这幅画时的状态,他解开衣服,全身心投入创作。其中,“解衣”表示不拘小节,全身心投入;“盘礴”指徘徊不定,这里是形容李生创作时的专注状态。
11. 笔端别有百步威:这句是赞美李生的画作,说他笔下画出的老虎具有威风,令人敬畏。其中,“百步威”形容威风凛凛,这里是形容老虎的神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虎之勇猛的诗。首先,作者描述了虎的凶猛和暴力,强调它们是为了生存而不断地进行斗争。然后,作者表达了他对虎的敬佩之情,赞美虎的爪牙锐利,这是它的天赋和力量的象征。同时,诗人以阴阳理论解释了虎的本性,认为虎的凶残是因为自然规律的影响。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当虎抛弃了残暴的性格,它将会怎样呢?瞬间的改变让老虎仿佛失去了影子。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虎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最后,诗人提到了李生(可能是指唐朝的李渊),他在作画时,展现了虎的百步威风,表现出他对虎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画虎行》是南宋诗人释居简创作的一首描绘老虎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宋朝政治腐败、外患频繁之际。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忧虑和关心。
释居简(1164-1246),俗名李升之,字敏行,号北涧,钱塘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然而,命运多舛的他早年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败,后来被迫出家为僧。尽管身处佛门,但他仍关心时事,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在《画虎行》中,诗人通过对老虎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担忧。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北方金国不断侵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以老虎象征金国侵略者,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此外,他还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溢于言表。
总之,《画虎行》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的动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老虎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和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责任使命。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