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于是上前轻轻敲响一户乡野人家的门扉,试探着讨一碗水或一杯茶。

去完善
释义
牛衣:用粗麻或草编织成的遮蔽物,披在牛身上防寒;这里指简陋的衣着或摆摊的遮盖物。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开篇“簌簌衣巾落枣花”通过听觉与触觉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接着,“村南村北响缲车”则转入劳动场景,将读者带入繁忙却和谐的农村生活。“牛衣古柳卖黄瓜”更进一步刻画了质朴的市井气息,使画面充满烟火味。
下阕转为抒情,作者借酒后疲倦、日高口渴等细节,表达了旅途中的真实感受,同时流露出对清净田园生活的向往。“敲门试问野人家”这一结尾尤为巧妙,既体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性格,也暗示了他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亲近关系。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不仅展现了苏轼超然物外的心境,还反映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堪称一首兼具艺术性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82年,正值北宋哲宗时期,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正是词人创作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在乌台诗案中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尽管身处逆境,苏轼却展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将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力求在困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一时期,他游历了黄州的山川河流,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同时,宋代词风盛行,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浣溪沙》中,他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