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夜雨(濡须对雪)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楼上寒气深重,江边白雪覆盖,楚台的烟雾弥漫。漫天飞舞的柳絮,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孤独的小船上。就像我这满头白发、满身雪花的老人,没有固定的落脚点,只能孤独地漂泊。面对此情此景,我倍感凄凉,江边的天色已经变暗,我只能依着毛茸茸的风袖,度过这寒冷的时光。
还记得我的家吗?那里的河流如素练般平静,山峰如玉般寒冷。还有那短坡上的烟竹,声音清脆悦耳。我试图寻找那条通往山阴的老路,但我的家在哪里呢?距离它的地方太遥远了,山川重叠,难以辨认。我看到那位穿着冰冷渔蓑的渔夫,他的小船在梦境中破裂,而他只能在昏暗的小窗中点燃灯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潇湘夜雨:描绘湖南省潇水和湘水流域夜景的绘画题。
2. 濡须: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西南。
3. 对雪:面对大雪的场景。
4. 楚台:楚国歌舞娱乐的地方。
5. 华颠:头发花白。
6. 雪领:形容霜雪覆盖的山岭。
7. 吾庐:我的住处。
8. 波横素练:形容水面宽阔如白色丝绸。
9. 玉做寒峰:形容山峰像玉石一样寒冷。
10. 短坡烟竹:指山坡上烟雾缭绕的竹林。
11. 山阴旧路:指王羲之访戴逵经行的山阴道,在浙江省绍兴市。
12. 渔蓑冷:描述捕鱼人在寒冷的江面上披着蓑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潇湘夜雨”为题,描绘了雨雪交加的寒冷夜晚,抒发了作者孤独、飘零的愁绪。上阙通过描述寒冷的气候和飘零的雪景,衬托出作者的内心凄凉;下阙则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心境。全词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潇湘夜雨(濡须对雪)》是南宋词人周紫芝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7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当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北方失地以及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使得百姓生活艰苦。
作为文人墨客的周紫芝,在朝代更迭、战事频仍的时代背景下,表达了他身处困境中的哀愁和无奈。他的作品反映了南宋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同时也展示了南宋士人的精神风貌。在这首《潇湘夜雨(濡须对雪)》中,他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及游子思乡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