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
芙蓉一带绕池塘,万绿丛中簇艳粧。
错认园林春富贵,不知叶底有风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花环绕着池塘生长,在万绿之中绽放出艳丽的装扮。
误以为是园林中的春色富饶与贵盛,却不知荷叶底下藏着风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
2. 池塘:水池或湖泊的泛称。
3. 万绿丛中:指在一片绿色的草木之中。
4. 簇艳妆:指花朵聚集在一起,显得艳丽夺目。
5. 园林春富贵:指春天时园林里的美景,象征着繁荣与吉祥。
6. 叶底:指树叶下面,这里指花瓣之下。
7. 有风霜:指叶底下的花蕾可能会遭受风霜的侵袭。
去完善
赏析
《木芙蓉》黄庚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木芙蓉画面。诗人以木芙蓉为主体,将其置于万绿丛中的场景,强调了木芙蓉在秋季的艳丽与独特之美。首句“芙蓉一带绕池塘”,描绘了木芙蓉的繁茂生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次句“万绿丛中簇艳粧”则进一步展示了木芙蓉的美丽形象,仿佛在一派绿意盎然中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
紧接着,诗人用“错认园林春富贵”表达了人们往往将木芙蓉的美丽误认为春天的景象,让人感叹其美丽的同时也让人深思。尾句“不知叶底有风霜”则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提醒读者,尽管木芙蓉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秋天已至,自然的风霜已经悄悄降临在它们的叶子之下,揭示出季节的变化和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
这首诗借咏木芙蓉表达出作者对于自然界循环变化的感悟。全诗结构紧凑,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芙蓉》是南宋诗人黄庚所作的一首描绘木芙蓉花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也就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诗歌的主题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黄庚在年轻时便已颇有文名,然而他一生并未受到重用,仕宦生涯并不顺利。或许正是这种人生的波折和坎坷,使得他在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时,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与无常。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内部矛盾重重,外有金国威胁,国家形势颇为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感慨。而黄庚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了一种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