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永兴梅花蜡梅水仙 其三
肯同桃李强争妍,山矾江梅可忘年。
霜雪时候金玉质,持花合为西湖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愿意与桃花李花争艳美丽,山矾和江梅可以不分年龄高低。在风霜雪雨的季节里,他们就像珍贵的宝石一样闪耀,手捧鲜花仿佛就是西湖的仙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依照他人诗歌的韵脚做诗。
2. 赵永兴:宋朝诗人。
3. 梅花蜡梅水仙:分别指三种花卉:梅花、蜡梅、水仙。
4. 肯同桃李强争妍:意指梅花不稀罕与桃李比美,显示自己的优势。
5. 山矾江梅:两种不同的梅花品种,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6. 可忘年:指两者相处融洽,并无年龄隔阂。
7. 霜雪时候:寒冬季节。
8. 金玉质:形容梅花的高贵品质。
9. 持花合为西湖仙:意指赏花的游人仿佛成了西湖的神仙。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次韵赵永兴梅花蜡梅水仙 其三》中,韩淲通过对三种花卉(梅花、蜡梅和水仙)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和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肯同桃李强争妍”,点出了梅花不与人争艳的品质,展现出梅花傲然独立的精神风貌。接着以“山矾江梅可忘年”来衬托梅花的品性,并借此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敬意和对时间的超脱态度。
在描述了梅花的特点之后,诗人进一步通过“霜雪时候金玉质”赞美了梅花的品质。在严寒的冬天,梅花依然盛开,就像金银珠宝一样璀璨夺目。这里作者借“霜雪”的形象来突显梅花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也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持花合为西湖仙”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味着作者希望能与这些美丽的梅花一同生活于西湖的美景之中,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次韵赵永兴梅花蜡梅水仙 其三》是南宋诗人韩淲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这一时期的诗人韩淲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
在南宋时期,由于北方被金国占领,南宋政府偏安江南一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韩淲正是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中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生活。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宋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诗人韩淲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苏轼、黄庭坚等诗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首诗歌《次韵赵永兴梅花蜡梅水仙 其三》是韩淲的一首描绘梅花、蜡梅和水仙花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这三种花卉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