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其五
既浣之后,未望之先。
有诞初辰,有秩初筵。
公呼子孙,尔来吾前。
有觞弗他酭,维菊可以酒,饮之长寿。
有釜勿他烹,惟菊可以羹,餐之长生。
饮少辄酣,餐少辄饫。
公举其步,谓殆神助。
客揽其履,谓殆仙去。
惠然肯留,永为国之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洗过衣物之后,还未看到之前。
有生命的开始,有秩序的宴会。
您呼唤子孙,来到我跟前。
这杯美酒不用换其他,菊花就能当酒,喝了能长寿。
这个锅不要做别的菜,只有菊花做的汤,吃了能长生。
稍微喝一点就醉,稍微吃一点就饱。
老人迈开脚步,说这是神的帮助。
客人抓着鞋带,说像神仙一样离去。
如果您愿意留下,永远是我们国家的顶梁柱。
去完善
释义
《九月 其五》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诗词作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释:
1. 浣:洗涤。这里表示过了重阳佳节。
2. 未望之先:未到中秋节的时候。望,农历十五日。
3. 诞:诞生。这里是说菊花的生日。
4. 秩:秩序。这里是说按照顺序举行宴会。
5. 公:父亲。这里是曾丰用父亲的口吻在说话。
6. 尔:你们。
7. 他:其他的。
8. 酭:古同“酬”,这里指喝酒。
9. 维:只有。
10. 酣:尽情地饮酒。
11. 餐:吃。
12. 辄:就。
13. 饫:吃饱。
14. 举:抬起。
15. 谓:认为。
16. 殆:大概。
17. 惠然:恭敬的样子。
18. 肯:愿意。
19. 永:永远。
20. 之:的。
21. 柱:栋梁之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菊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中提到了菊花可以用来酿酒、烹饪,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同时,诗人还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喝菊花酒的醉态,以及品尝菊花羹的美味,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魅力。此外,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步伐稳健,如同有神助,暗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的自信和乐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月 其五》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致在公元116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曾丰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政治原因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尽管职位不高,但他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
在南宋时期,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边境,而国内的官僚腐败、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局势,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身于抗击外敌、改善民生的工作中。曾丰也不例外,他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在《九月 其五》这首诗中,曾丰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梦的感慨。同时,他也借秋天的萧瑟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