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菊花为何如此凄苦,竟要承受这接连两次的重阳节摧残。
去完善
释义
两重阳: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而九月十日也被视为小重阳,故称“两重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虽短,却意味深长。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连续两天的活动,昨日登高,今日饮酒,看似闲适,实则暗含一种难以排解的愁绪。后两句将笔锋一转,移情于物,借菊花表达自己的情感。菊花本是重阳时节的象征,但接连两天的节日让它显得格外“苦”,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菊花以生命,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整首诗语言质朴,却蕴含深刻的情感,体现了李白善于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大唐盛世的一个暮秋时节,诗仙李白已步入人生的暮年。此时他正客居龙山,昨日重阳节与友人一同登高赏菊,把酒言欢。然而时序更迭,在这九月十日的清晨,诗人再次举杯独酌。望着满园盛开的菊花,不禁感慨万千:这些傲霜绽放的花儿竟要接连承受两个重阳节的寒露侵袭。这份对菊花的怜惜之情中,暗含着诗人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慨叹,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