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兴势观

标题包含
兴势观
山名兴势镇梁洋,俨有真风福此方。瘦柏握盘笼殿紫, 只向五千文字内,愿成金骨住仙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和凝(893年-955年),字成绩,原名贺德权,后唐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担任地方官员,政绩显著。后来进入朝廷,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在朝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壮丽的兴势山下,这个美丽的地方充满了福气。在那里,一棵苍老的柏树紧紧地环绕着紫色的宫殿,它们都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地上。这座宫殿位于五千字的中心地带,仿佛是仙境中的一座神圣殿堂。我希望能够在此地成为一位仙人,与这美景融为一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兴势:兴势原是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境内。 2. 梁洋:指汉中地区,古代曾为梁州和洋州所在地。 3. 真风:道家神仙的遗风。 4. 笼殿紫:形容道观里的松柏苍翠挺拔。 5. 五千文字:指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全书共五千字。 6. 金骨:道教中用来形容神仙的身体。 7. 仙乡: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兴势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凝的《兴势观》描绘了兴势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首句“山名兴势镇梁洋”,点明了兴势山的地理位置,并暗示其具有镇守一方的功能;第二句“俨有真风福此方”则表达了作者对兴势山所散发出的道家真风的赞美,也寓意此地的福祉。 接下来的两句“瘦柏握盘笼殿紫,只向五千文字内”进一步描写了兴势山的景观。“瘦柏握盘笼殿紫”以具体的景象展现了山中古老的松树和紫色的宫殿,形象生动;而“只向五千文字内”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最后的“愿成金骨住仙乡”是作者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化作不朽的金骨,长久地居住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总体而言,这首诗歌颂了兴势山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敬仰与热爱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希望在优美的环境中进行创作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兴势观》是五代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音乐家和人文学者——和凝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56年,正值后周世宗显德三年。此时,距离唐代灭亡已有三十多年,历经战乱的中原地区呈现出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 和凝在这一年间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他在仕途中跌荡起伏,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致力于国家政务。对于诗坛,他虽不以此为职业,却因才情横溢而受到赞誉。这一阶段,社会政治风气总体趋于稳重务实,文化发展虽不如盛唐时繁荣,却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象。 在此背景下,《兴势观》这首诗歌展现了和凝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描绘繁华的市井生活,赞美勤劳朴实的民众和那些凭借勤奋努力改变命运的人,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关切之情。整首诗用词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深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