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景彝圣俞马上见槐花

标题包含
和景彝圣俞马上见槐花
天津南望两涯间,蓊若青云乍吐山。 花叶相催何日已,尘埃不断几人闲。 郎官萧洒裁诗丽,博士龙钟叹鬓班。 我独无诗亦无叹,朝驱羸马暮知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号颍阳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韩亿是北宋名臣,母亲为宋仁宗皇后之妹。 韩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京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天津向南望去,两岸之间草木繁茂如同青云在山间涌现。 花儿和叶子争相生长,不知何时才能停止,而世间纷扰,有几人能得清闲呢? 郎官潇洒地写诗赞美美好,博士老态龙钟感叹岁月匆匆。 我既没有写诗的心情,也没有叹息的感触,每日不过早晚驱马而知归途。
去完善
释义
1. 天津:即天津市。 2. 郎官:指官员。唐代分官为九品,第五品称为郎官。这里指官员。 3. 萧洒:豪放,无拘束。 4. 裁诗:作诗。 5. 博士:古代学官名。战国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职官,汉代以后是学术上专精某种技艺的职官。这里指学者。 6. 龙钟:衰老貌。形容老年人精神不振的样子。 7. 羸马:瘦弱的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维与友人游览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以天津地区南望的两岸景象开篇,青翠的山林中槐花盛开,如青云般涌现。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描绘了槐花的繁茂和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时间的珍视和对尘世的感慨。颈联则借助于友人的形象,通过萧洒的郎官和龙钟的博士之间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尾联则转而描写自己的心境,尽管面对美景,自己并无诗情抒发,也无须感叹时光流转,只需每天驱马奔波,傍晚时便知返回家园。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感情表达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韩维在公元1059年写下《和景彝圣俞马上见槐花》这首诗。这一时期的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韩维此诗的创作正是源于当时的生活体验。 韩维是当时的名士,为官清正廉洁,颇有才干,但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他的生活轨迹映射了宋代知识分子追求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在这段时期,他因为个人的遭际及对时局的看法而对人生有所感悟。 同年,在与好友景彝、圣俞郊外出游途中,韩维看见满树盛开的槐花,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和景彝圣俞马上见槐花》。诗中通过对槐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人生的哲思。此外,他还抒发了对官场浮华的厌恶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