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送春
春风元逐土牛来,欲去金钱买不回。
莫道鶑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
落花流水辞梁苑,芳草斜阳上楚台。
孝子不嫌闲寂坐,绿阴如屋两三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时光原本随着土牛节的离去而消逝,想要用金钱挽回却也无济于事。不要感叹青春易逝、满头白发了,暂且将思绪寄托于新鲜的蚕豆和青梅果。离开繁华的梁苑,追随着落花流水,寻寻觅觅中来到了楚台,那里芳草萋萋,夕阳西下。孝顺的儿子不会嫌弃这闲寂的生活,愿意陪伴着老人,一起坐在绿荫如盖的大树下,品尝那两三杯的美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元逐:即“原是”。
2. 土牛:古代风俗,立春前一日,造土牛以劝农耕。这里代指春天。
3. 金钱:这里指买酒的钱。
4. 莫道:不要说。
5. 莺花:黄莺和鲜花,代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6. 白发:老年人。
7. 蚕豆:一种豆类植物,这里的用法是借指食品。
8. 梁苑: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花园,后世常用来比喻繁华之地。
9. 芳草:即香草。
10. 楚台:指战国时楚国的高台。这里泛指楚地的建筑。
11. 孝子:这里指诗人自己。
12. 不嫌:不怕。
13. 闲寂坐:指宁静地坐着。
14. 绿阴:绿色的树荫。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悟。首先,诗的开头“春风元逐土牛来”,这里“土牛”指的是春天到来时的一种习俗,人们用泥土塑造牛的形象,象征着春耕的开始。而“欲去金钱买不回”则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无法挽留。
接下来的诗句中,“莫道莺花抛白发”,“莺花”指代春天的景色,“白发”则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句话意味着不要认为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匆匆离去,带给人们的是白发满头。而“且将蚕豆伴青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简单快乐的珍视。
在诗篇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落花流水辞梁苑,芳草斜阳上楚台”两句,描绘了一幅暮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最后的两句“孝子不嫌闲寂坐,绿阴如屋两三杯”,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酌送春》是南宋诗人舒岳祥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宋理宗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的春天。
此时南宋朝廷正值内外交困之际,北方金国威胁犹存,而国内则因为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导致社会动荡。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舒岳祥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士人,深感忧虑和痛心。他在本诗中通过“残花飘零随流水”的形象描绘出春天的流逝,象征着南宋国运的颓势;同时又以“草色青青唤群生”表明自己期待着国家重新焕发生机。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