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五
饷我两罇才斗许,客来索饮不论升。
明朝此物岂易得,纵有市酤宁独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给我准备两樽美酒,不要计较容量的大小,朋友们来了就尽情畅饮。明天这种快乐时光就很难再有了,即使市场上还有卖酒的地方,也难以找到像今天这样清醒的自己了。
去完善
释义
1. "饷我":意指馈赠给我。
2. "斗":古代的容量单位,一斗约为十升。
3. "索饮":讨要饮酒。
4. "论升":按升来计算。
5. "明朝":明天的意思。
6. "此物":这里指的是酒。
7. "岂易得":表示不容易得到。
8. "纵有市酤":即使在市场上买得到。
9. "宁":宁愿的意思。
10. "独醒":独自清醒,这里是说一个人喝酒并不快乐,不如与人共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朋友馈赠的佳酿时的喜悦心情。诗人用“饷我两樽才斗许”表达了他对这份礼物的喜爱,同时也强调了这份礼物的价值。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客来索饮不论升”的场景,表现出与朋友共享美酒的快乐时光。
在第二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酒量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他渴望与朋友们共度美好时光的意愿。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指出,这种美酒并不常见,即使市场上能够买到,也难以替代眼前的这份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美酒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味和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五》,为南宋著名诗人陈渊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年间,具体年份不详。这一时期,正值宋朝政治腐败、战乱频仍之时,使得许多文人志士感叹时局动荡,希望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作为南宋著名的文人,陈渊在当时社会地位较高,是太学正,颇受皇帝赏识。然而,他深感时局的不稳与社会的矛盾,内心十分忧虑。他曾一度请求退职还乡,但因皇帝的挽留而未成行。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陈渊的生活也相对安定。他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仍然对时局感到忧虑。他认为自己应该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同时也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从时代背景来看,这一时期的南宋正处于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此外,国内的土地兼并问题也十分严重,导致了大量农民流离失所。这些都使得陈渊等文人对国家命运忧心忡忡,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来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