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山主送腊梅
风落松钗满涧桥,野蜂移蜜上枯条。道人参得山中语,不是涂黄一样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吹落下松树枝上的钗子铺满了山涧小桥,野蜂在采蜜时将蜜转移到了枯黄的枝条上。道人领悟了山中的言语,明白一切万物的道理,并非如涂抹的黄色一般娇柔脆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井山主:作者自称。
2. 腊梅:又称蜡梅,落叶灌木,花黄色,有浓芳香。
3. 风落松钗:指风吹落松树的树枝。
4. 涧桥:山间溪流上的桥梁。
5. 野蜂移蜜:指野蜂采集花粉制作蜂蜜。
6. 枯条:指干枯的枝条。
7. 道人:道家之人,此指作者自己。
8. 山中语:指隐居山林的生活体验。
9. 涂黄:形容黄色的涂抹,此处指蜡梅的花朵。
10. 一样娇:指蜡梅与涂黄具有同样的美丽特点。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龙井山主送腊梅》中,诗人张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腊梅的美丽景象。诗中的“风落松钗满涧桥”描述了风吹落的松针散落满地的画面,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宁静的氛围。而“野蜂移蜜上枯条”则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在腊梅花间采蜜的情景,生动展现了腊梅花的馥郁芬芳。
接下来,诗人提到“道人参得山中语”,这里的“道人”指的是在山中修行的隐士。这句诗句意味着诗人认为,只有真正深入到山中,才能体会到腊梅的真正韵味。最后一句“不是涂黄一样娇”则表达了诗人对腊梅的独特评价,他认为腊梅并非像其他黄色的花儿那样娇嫩,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美。
整首诗歌以自然的景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腊梅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展现出腊梅与众不同的美丽和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井山主送腊梅》是南宋著名文人张镃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公元1190-1194年)。
当时,南宋朝廷的内部矛盾重重,皇帝宋光宗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不能正常履行皇帝的职务,由他的父亲宋孝宗代为处理政务,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二圣并朝”。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许多文人雅士选择远离官场纷扰,隐居于山林之中,以诗词书画为乐。
张镃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也选择了归隐生活。他在杭州西湖边的龙井山上修建了一座山庄,自号“龙井山主”。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吟诗作画,品茗赏花。《龙井山主送腊梅》就是在这段时期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