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西风入梧桐,白露下云汉。
洒洒晚秋色,清凉复神观。
岁月不我与,料理前日慢。
念此平生心,所乐在黄卷。
太羮与玄酒,梨樝及俎籑。
滋味要足口,更复恨未见。
灯火夜可亲,巾箱字甚惮。
纷纷事是非,碌碌世治乱。
千古守糟粕,未免斵轮叹。
圣贤有堂奥,大道堪夷坦。
是为名教乐,足以了衰晏。
惜日营珠金,投身蒏歌管。
彼志各自言,难以一理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指秋风。
2. 梧桐:植物名,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
3.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开始。
4. 云汉:天空;银河。
5. 洒洒:形容凉意或冷清的样子。
6. 神观:观感;感觉。
7. 岁月不我与:时光不等人的意思。
8. 料理:处理;安排。
9. 前日慢:过去的悠闲生活。
10. 黄卷:书籍。
11. 太羹与玄酒:指古代帝王祭祀所用的食物。
12. 梨樝:梨树的果实。
13. 俎馔:祭祀用的食物。
14. 滋味要足口:满足口感的需求。
15. 巾箱:手帕;口袋。
16. 淡泊:不追求名利。
17. 纷纷事是非:各种事务的是非争论。
18. 碌碌世治乱:世界上纷繁琐碎的事务。
19. 千古守糟粕:一直守着无用的东西。
20. 斵轮叹:比喻技艺达到绝妙之境。
21. 圣贤有堂奥:指圣贤之道深奥不易理解。
22. 大道:道德的最高准则。
23. 名教:儒家的礼教。
24. 衰晏:晚年。
25. 惜日营珠金:浪费光阴追求荣华富贵。
26. 身在饇歌管: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生活。
27. 彼志各自言:各自的志向和理想各不相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读书的诗歌,诗人刘挚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读书的乐趣。他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和对书籍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圣贤之道和大道的向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书》是宋代诗人刘挚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散文、书法等艺术形式都有很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刘挚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并不顺利,他曾多次被贬谪,仕途坎坷。这些人生经历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宋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背景下,读书成为了士人们追求功名、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同时也是他们充实自己、提高修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刘挚的这首《读书》诗正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