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岁暮归南山

标题包含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年轻时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查看更多
100度阳光
去完善

译文
忧思萦绕心头,长夜难眠,只见松影映月,透过窗户洒满空荡荡的房间。
100度阳光
去完善
释义
青阳:指春天,这里象征时光的流逝。
100度阳光
去完善
赏析
此诗开篇即表明了诗人决意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心境。“北阙休上书”一句直抒胸臆,展现了他对仕途的绝望和放弃。接着,“不才明主弃”两句道出了自己的失意与孤独,既感慨个人命运,又暗含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后半部分则转入时间的描写,“白发催年老”四句通过对比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凸显出深沉的哀愁。结尾“松月夜窗虚”,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清冷幽寂的氛围,令人读来回味无穷。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是孟浩然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100度阳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正值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年,孟浩然因科举落榜而郁郁不得志,辞别长安回到家乡襄阳。在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后,他选择了隐逸生活,以求内心的宁静。 在这一时期,大唐盛世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稳定,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然而,尽管科举考试为士子们提供了晋升的机会,但竞争也十分激烈。许多文人士子一生都沉浸在追求功名利禄的梦想中,而一旦梦想破灭,便很容易陷入失落和迷茫。 孟浩然在这一时期的遭遇正是当时许多士子的真实写照。他在求仕途中遭遇了挫折,这使得他对官场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转而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100度阳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