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
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成千上万把绿色的荷叶都已凋零,风雨中已经没有可以遮盖和让海鸥安眠的地方。在当时,荷叶刚刚展开,绿意盎然,谁能相信池塘在秋天也会有这般景象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衰飒:形容草木凋零、失去生机的景象。这里指荷叶逐渐枯萎。
2. 青钱:即铜钱。此处比喻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去完善
赏析
《枯荷》是南宋诗人许棐的一首描绘秋日荷塘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枯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万柄绿荷衰飒尽”形象地描绘了秋日的荷塘景象:繁茂的荷叶已经凋谢殆尽,只留下干枯的茎秆在风中摇曳。这既是实景写照,也是诗人内心的反映,表现出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凋零的哀伤。
次句“雨中无可盖眠鸥”进一步渲染了荷塘的萧瑟气氛。诗人以“雨中无可盖眠鸥”暗喻荷叶已经凋谢,无法再为栖息在水面的鸥鸟遮风挡雨。这里的“盖眠鸥”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对生活中无助者的象征,传达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忧虑。
第三句“当时乍叠青钱满”,诗人回顾了夏日里荷塘的繁华景象:荷叶层层叠叠,如同绿色的铜钱铺满了水面。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如今荷塘的荒凉景象,使读者对诗人所表达的哀伤感有了更深的体会。
最后一句“肯信池塘有暮秋”,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季节变换的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池塘的暮秋景象,而沉浸在夏日的繁华之中。这一句使得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枯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无助者的关注和忧虑。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枯荷》是南宋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描绘秋末冬初时节荷塘景象的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世纪初至12世纪末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代,南宋王朝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乱和内忧外患之后,逐渐走向相对稳定的时期。然而,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国家和社会。许棐作为一名文人,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忧患意识。
在此背景下,许棐创作了这首《枯荷》。诗中通过对枯荷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轮回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枯荷这一意象,也暗含了对南宋王朝衰败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