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一
寻常秋色高,风力未遽恶。 应缘杀气盛,惨淡连沙漠。 林枯日向疏,溪断水初落。 闲云亦何心,酿雨添寂寞。 赖有金兰契,新诗慰萧索。 盛意难虚辱,终愧笔锋弱。 元知鸾鹤音,异彼藩篱雀。 欲泛东篱英,聊庆西畴获。 区区恋阙心,对酒翻不乐。 天祸有时悔,妖氛会清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才邵,字美中,号竹溪,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享年39岁。 刘才邵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学识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寻常:普通,平常。 2. 高:此处指秋季的到来。 3. 风力未遽恶:风力还没有变得太糟糕。 4. 应缘:大概是因为。 5. 杀气:喻指阴森、恐怖的气氛。 6. 惨淡:暗淡无光。 7. 连沙漠:形容阴雨连绵的天气。 8. 日向疏:阳光逐渐减弱。 9. 溪断:溪流干涸。 10. 水初落:水位开始下降。 11. 闲云:悠闲的云彩。 12. 酿雨:制造雨水。 13. 金兰契:结拜兄弟,比喻深厚的友谊。 14. 新诗:刚写成的诗。 15. 慰萧索:安慰忧郁的心情。 16. 盛意:深厚的情谊。 17. 虚辱:辜负别人的好意。 18. 元知:深知。 19. 鸾鹤音:高雅的音乐。 20. 异彼:不同于。 21. 藩篱雀:比喻平凡的人。 22. 东篱英:东篱下盛开的花朵,这里指菊花。 23. 西畴获:在西边的田野里收获庄稼。 24. 区区:自己。 25. 恋阙心:怀念朝廷的心情。 26. 对酒翻不乐:喝酒的时候反而感到不快乐。 27. 天祸:上天的惩罚。 28. 妖氛:邪恶的气氛。 29. 清廓:清除干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一》刘才邵的诗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诗人用“寻常秋色高,风力未遽恶”开篇,展现出了秋天的高远与劲朗,风虽强却并不粗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诗人用“应缘杀气盛,惨淡连沙漠”来表达他对秋天的理解:此时的秋天气氛显得有些严峻,像战场一样。紧接着,诗人描述了秋雨中的自然景象,如“林枯”、“溪断”等,都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之感。然而,诗人又提到“闲云亦何心,酿雨添寂寞”,表现出了一种孤独的心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诗人找到了自己的慰藉,那就是金兰契(真正的朋友)带来的新诗。虽然自己写诗的水平有限,但朋友的鼓励让他感到温暖。接下来,诗人用“元知鸾鹤音,异彼藩篱雀”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高尚的品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期待美好未来的心情,他希望能在未来庆祝自己的收获,也希望能为家乡做出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面对美酒也无法感到快乐,只希望国家能够度过这场灾难,重新焕发光彩。整首诗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陈久道秋雨书事二首 其一》刘才邵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在那个时候,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人刘才邵的仕途生涯历经艰辛,曾在地方任职多年。在此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对国家的治理也有了独到的见解。 在这首诗中,刘才邵以秋雨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他通过对秋雨的描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