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寮书事
争巢野鹊噪木杪,得友黄莺栖柳阴。
都与老夫供一笑,笑他禽鸟亦劳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树林梢上,喜鹊为了争夺筑巢之地而争吵不休;黄莺则在柳树阴凉处寻得了一位朋友。这一切都被我这老头子看在眼里,忍不住笑出声来,感叹连这些鸟类都有如此操心的时候啊!
去完善
释义
1. 争巢:争夺筑巢的地方。
2. 野鹊:喜鹊的别称,在野外生活的喜鹊。
3. 噪:吵闹,发出噪音。
4. 木杪:树枝的末端。
5. 得友:找到朋友。
6. 黄莺:黄鹂,一种鸣禽。
7. 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8. 老夫:诗人的自称。
9. 供一笑:提供给人们一笑的事务。
10. 笑他:嘲笑他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景象,诗人以野鹊和黄莺为主角,展现了它们的行为习性。首先,“争巢野鹊噪木杪”一句描述了野鹊在树枝上争夺筑巢地盘的场景,表现了它们为生存而斗争的本能。紧接着,“得友黄莺栖柳阴”则描绘了黄莺找到朋友一起在柳荫下栖息的画面,体现了它们在社交方面的需求。
随后,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评论:“都与老夫供一笑,笑他禽鸟亦劳心。”这里的“老夫”是指诗人自己,他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看待这些禽鸟的行为,认为它们为了自己的生计和社交关系而努力奔波,与人类的劳碌并无二致。这一笑既有对禽鸟生活的戏谑,也有对人类世界的讽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草寮书事》是南宋诗人郑刚中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郑刚中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担任地方官吏,但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被贬谪到偏远地区,过着清苦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刚中以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势力强大,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南宋内部也存在严重的政治腐败和军事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郑刚中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