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何明府爱莲诗

标题包含
和何明府爱莲诗
濂溪题品非轻许,祗爱亭亭臭味同。 日晚色归霞照里,夜凉香在月明中。 独惭冬叶留寒翠,却笑春花学醉红。 天付清姿尝浄植,曾闻结社有陶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黻(1498年-1527年),字德温,号节庵,浙江温州府乐清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文学家。 刘黻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吏科给事中。他在任期间,直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纯净优雅的品质并非轻易认可,只钟爱那相同气味的人。 夕阳下的美景犹如晚霞照耀,夜晚清凉的香气弥漫在明亮的月光中。 唯独遗憾的是冬天留下的叶子还带着寒意,却嘲笑春天的花朵醉心于红色。 大自然赋予那清纯的姿态和洁净的生命,也听说有过结社的陶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濂溪: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2. 题品:品鉴; 3. 非轻许:不轻易评价; 4. 祗:只; 5. 亭亭:高耸的样子; 6. 臭味同:气质相似; 7. 霞照:晚霞的阳光; 8. 月明:明亮的月光; 9. 冬叶:冬天的叶子; 10. 寒翠:寒冷的绿色; 11. 春花:春天的花朵; 12. 醉红:形容花开繁茂且艳丽的景象; 13. 清姿:清雅的风姿; 14. 净植:洁净的花; 15. 结社:文人雅士聚集一起的活动; 16. 陶公:指陶渊明,以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莲花为题,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谈哲理的高洁情怀。首联“濂溪题品非轻许,祗爱亭亭臭味同”中,刘黻借周敦颐的《爱莲说》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并表示自己和友人在高洁的品质上志同道合。颔联“日晚色归霞照里,夜凉香在月明中”描绘了莲花在霞光与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并借此表达出自己与友人之间相互欣赏的情谊。颈联“独惭冬叶留寒翠,却笑春花学醉红”则以冬天的绿叶和春天的红花作为对比,进一步突出莲花品质之高洁,并透露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风貌。尾联“天付清姿尝浄植,曾闻结社有陶公”再次提到莲花之清雅,并暗指友人之间的情谊如同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一般朴实无华。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莲花的高洁形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谈哲理的雅趣,也透露出了二人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何明府爱莲诗》是元代诗人刘黻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元朝末年,即公元1350年至1368年之间。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元朝统治的末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刘黻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与何明府有着共同的爱国情怀,二人交往甚密,常常以诗唱和,抒发心中的感慨。 这首《和何明府爱莲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对莲花的描绘,表达了刘黻对于君子品德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刘黻在当时社会风气下,坚守人格操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