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看花随柳湖边去。
似邂逅、水晶宫住。
刘郎笔落惊风雨。
酒社诗盟心许。
玉关外、不辞马武。
便好展、云霄稳步。
郴江自绕郴山路。
欲问功名何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欣赏着湖边的花与柳树,就像是在水晶宫中巧遇。刘郎的文章一经写出,如同风暴雨般引起震动,让人惊叹不已。在诗歌的酒社里,我们共同期许着心中的理想。
只要勇敢的跨越马武岭,就能一展青云壮志,稳步前行。但是谁又能说清楚这功名究竟在何处呢?
去完善
释义
1. 看花随柳湖边去:借指春游踏青,欣赏春光美景。
2. 似邂逅、水晶宫住:形容在湖边游玩时,偶然遇到如仙境般的美景。
3. 刘郎笔落惊风雨:化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形容创作激情旺盛,下笔如有神。
4. 酒社诗盟心许:意指以诗酒为友,志趣相投,心灵相通。
5. 玉关外、不辞马武:借古喻今,意指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6. 便好展、云霄稳步:祝愿事业成功,步步高升。
7. 郴江自绕郴山路:化用宋诗“郴江幸自绕郴山”,暗含自己虽身在外,但仍心系家乡之意。
8. 欲问功名何处:表达追求功名的愿望与期待。
去完善
赏析
《杏花天》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随花随柳在湖边漫步的情景。词中用“似邂逅、水晶宫住”来形容这种偶遇的美好体验,仿佛是跟水晶宫中的神仙相遇一般。接下来,诗人提到“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表达了对刘郎才情的赞美,以及自己在诗坛上的抱负。
下阕中,“玉关外、不辞马武”表示诗人愿意奔赴边关,为国效力。而“便好展、云霄稳步”则意味着诗人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青云直上。最后两句“郴江自绕郴山路。欲问功名何处”,表达出诗人在追求功名时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被名利所迷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杏花天》是南宋诗人张孝忠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灭亡,金人攻陷汴京,徽、钦二帝被掳走,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这段历史被称为“靖康之耻”。当时的中原地区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孝忠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诗人,他通过描绘杏花这一美好意象,寄托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在诗中,张孝忠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民生艰难的感慨。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呼吁人们共同努力,为了国家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