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
造物巧雕锼,慇懃在石榴。
中妍宁暴露,外穏不轻浮。
露液甘凝蜜,琼房密贮秋。
非徒适人口,饤坐亦风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物鬼斧神工,勤劳的石榴树璀璨夺目。
内在的优美无须过多炫耀,外在的稳重不会轻佻。
晶莹的露水甘甜如蜜,琼华般的小屋藏着秋天的秘密。
不仅是让人品尝美味,作为点缀也风度翩翩。
去完善
释义
1. "造物":指创造万物的神,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创造力。
2. "巧雕锼":形容雕刻工艺精巧细致。
3. "慇懃":热情周到。
4. "中妍":内部的美丽。
5. "宁暴露":宁可暴露在外。
6. "外穏":外表稳重。
7. "不轻浮":不随意漂浮。
8. "露液":露珠。
9. "甘凝蜜":甘甜如蜜。
10. "琼房":形容房屋华丽精美。
11. "密贮秋":紧密地储存着秋天的果实。
12. "非徒":不仅是为了...。
13. "适人口":适合人们食用。
14. "饤坐":摆放在座位上。
15. "亦风流":也很优雅潇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写石榴的形状和颜色,巧妙地运用了“巧雕锼”和“殷勤”这两个词汇,形象地展示了石榴的独特魅力。颔联则通过描述石榴的中妍宁暴露和外稳不轻浮的特点,展现了石榴的端庄稳重和内在美。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石榴的品质,用“露液甘凝蜜”来形容其甘甜可口,而用“琼房密贮秋”来形容其丰富的果实,展示出石榴的高贵气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不仅欣赏石榴的美味,更赞赏它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榴》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一首咏物诗,描述了石榴的艳丽与珍贵,同时也寓意着对生活的热情和人生的美好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如诗词、绘画、书法等都在不断发展与创新。孔武仲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词歌赋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这段时间里,孔武仲的个人经历丰富多样。他曾经担任过多地的官员,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创作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在诗中描绘了石榴的美丽景象,实际上是借石榴的形象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此外,这首《石榴》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石榴在北宋时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繁荣昌盛,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