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归书事

标题包含
南归书事
浪漫人间压客尘,衡门长忆锁榆枌。 忘言拟尽轮人妙,陈迹慵寻史籀文。 万里功名心独冷,一廛耕凿力能勤。 旧游欲问南归趣,寂寞吾今过子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时(1053年-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门立雪”典故的主人公。 杨时自幼聪颖好学,于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历任浏阳、余杭、萧山知县。在任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充满浪漫气息的人间,客人络绎不绝。家家户户的门都紧闭着,仿佛在回忆过去的生活。人们都说谈吐是一种美妙的艺术,而那些过去的痕迹却让人懒于去寻找。虽然人们追求功成名就的心情依然强烈,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努力勤奋地工作,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回忆起那些曾经的朋友和往事,我如今已经孤独地走过了很多地方,试图找到曾经的乐趣,但似乎一切都已经变得安静了。
去完善
释义
1. 浪漫:这里指居住在美好环境中。 2. 压客尘:意为安身立命,减轻奔波劳碌。 3. 衡门:指简陋的居室,这里指自己清贫的家。 4. 榆枌:榆树旁的门户,借指自己的家。 5. 忘言:即忘记言语,形容达到很高境界的沟通,这里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默契。 6. 拟尽:努力完成。 7. 轮人:制作车轮的匠人,这里喻指手艺人。 8. 妙:技艺高超。 9. 陈迹:过去的经历或事物。 10. 慵:懒倦。 11. 史籀文:古文字的一种。 12. 万里功名:指远大的政治抱负。 13. 独冷:孤独冷落,无人理解。 14. 一廛:一所房子,这里指简陋的住所。 15. 耕凿:耕田凿井,指从事农耕生活。 16. 力能勤:勤劳努力。 17. 旧游:往日的交游。 18. 南归趣:回归南方家乡的乐趣。 19. 寂寞:冷清孤独。 20. 吾今:我现在。 21. 子云:杨雄的字,这里作者自比,表示愿意过隐逸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南归书事”,是诗人杨时在旅居南方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在南方漂泊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浪漫人间压客尘,衡门长忆锁榆枌”,描绘了诗人身在异乡、心在故土的心情。诗人以“浪漫人间”形容自己此刻身处的环境,同时以“压客尘”表达了自己在这繁华世界中的孤独感。而“衡门长忆”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颔联“忘言拟尽轮人妙,陈迹慵寻史籀文”,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顾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忘言”和“陈迹”两个词,暗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已经超越了言语的表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事物的淡漠态度。 颈联“万里功名心独冷,一廛耕凿力能勤”,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诗人认为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辛勤耕耘才能换来真正的幸福。这种淡泊名利、崇尚勤劳的品质,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尾联“旧游欲问南归趣,寂寞吾今过子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人子云一样,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的精神品质。然而现实却是诗人感到孤独无依,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归书事》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即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重大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 在这个阶段,杨时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任官职,后因故被贬谪。然而,他对文学的热爱并未因此而减弱。在这段时期,他游历了许多地方,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期,北宋末期,金国崛起并开始对宋朝发动进攻。这一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杨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加珍视生命的价值,也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他的诗歌中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