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个月不读书,感官和思维都会失去敏锐与活力。
去完善
释义
精爽:精神清爽,敏锐聪慧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浅显易懂的比喻开篇,将“人心”比作“良苗”,强调其需要持续的养护才能健康成长。接着具体说明,“苗”依赖泉水灌溉,“心”则依靠知识与道理滋养,形象地揭示了读书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后两句进一步从时间维度展开论述:短至一日,长至一月,若疏于读书,则不仅创意枯竭,连基本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迟钝。全诗语言质朴却富有哲理,层次分明,由小见大,既点明读书的益处,又警示懈怠的危害,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萧抡谓的《读书有所见作》,创作于作者深入研习儒家经典的时期。萧抡谓一生致力于学问,深谙儒家之道,他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读书重要性的体悟。在诗中,他以苗需泉水滋养来比喻人心需要理义的熏陶,强调了持续学习对于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这一阶段,正是他学识渐丰、思想成熟的关键期,也是他对后学提出殷切期望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