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作茶行

标题包含
作茶行
磨斲女娲补天不尽石,磅礴轮囷凝绀碧臼刳。 扶桑挂日最上枝,媻跚勃窣生纹漪。 吴罡小君赠我杵,阿香藁砧授我斧。 斧开苍璧粲磊磊,杵碎玄玑纷楚楚。 出臼入磨光吐吞,危坐只手旋乾坤。 碧瑶宫殿几尘堕,蕊珠楼阁粧铅翻。 慢流乳泉活火鼎,淅瑟微波开溟涬。 花风迸入毛骨香,雪月浸澈须眉影。 太一真人走上莲花航,维摩居士惊起狮子床。 不交半谈共细啜,山河日月俱清凉。 桑苎翁,玉川子,款门未暇相倒屣。 予方抱易坐虚明,参到洗心玄妙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浙江临安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洪咨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中进士,历任国子正、太常博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天空中修补缺陷的石料,磅礴而美丽,凝聚着一片深蓝。太阳升至最高的枝头,像是蹒跚而行,又在水中激起波纹涟漪。吴刚把小号的木杵赠送给我,阿香婆则把石斧交到我手中。挥舞斧头劈开青翠的玉石,像阳光洒满大地;木杵击碎了黑色的宝石,像花朵盛开。从石臼出来,经过磨削,光辉显现;安稳坐下,只手操控整个宇宙。碧绿的宫殿,尘埃飘落;美丽的楼阁,妆容更新。流动的乳汁,沸腾的火焰,打开世界的混沌。花香扑面而来,月色浸润身心。太一真人踏上莲花舟,维摩居士从狮子的床上惊讶地起身。无需过多的交流,细细品味这山河日月的清凉。茶圣陆羽、玉川子卢仝,还没来得及互相拜访。而我正沉浸在对《易经》的领悟之中,探索洗涤心灵之奥秘。
去完善
释义
1. 磨︰研磨;砚台类工具。 2. 斲:砍削。 3. 女娲补天:古代神话传说之一,指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的故事。 4. 石︰石头;这里特指用做茶叶加工的石头。 5. 磅礴:形容气势盛大。 6. 轮囷:高大弯曲的样子。 7. 凝绀碧:指研磨盘的颜色。 8. 臼︰一种用于捣物的器具。 9. 刳:挖空。 10. 扶桑挂日:扶桑是传说中的东方日出之地,此处的“挂日”指的是太阳升起时的景象。 11. 最上枝:指最高处的位置。 12. 媻跚:步履不稳,行走困难。 13. 勃窣:形容慢慢爬行的样子。 14. 纹漪:波纹。 15. 吴罡小君:作者的朋友。 16. 杵︰石杵;用于茶叶加工的工具。 17. 阿香藁砧:阿香是神话中的一位女性,藁砧是古代妇女捶衣用的石板。这里指代某种特定的石头。 18. 斧:石斧,用于石材加工的工具。 19. 苍璧:青绿色的玉璧。 20. 粲:鲜明;磊磊,形容众多而堆积在一起。 21. 玄玑:黑色的珍珠。 22. 楚楚:零散的样子。 23. 臼︰将茶叶放入研盘中研磨。 24. 磨:研磨茶叶的过程。 25. 光吐吞:形容研磨茶叶时发出的光耀。 26. 危坐:正襟危坐;指端正地坐着。 27. 只手旋乾坤:仅靠一只手就可以操控研磨茶叶的过程。 28. 碧瑶宫殿:形容研盘的颜色。 29. 几尘堕:指研盘表面微尘轻轻飘落。 30. 蕊珠楼阁:描绘茶叶在研盘中的形态。 31. 粧铅翻:妆容更换,此处意指茶叶色泽的变化。 32. 慢流乳泉:形容茶汤慢慢流淌出来。 33. 活火鼎:即煮茶的炉子,需要使用旺盛的火源。 34. 淅瑟:形容轻微的声响。 35. 开溟涬:喻指烹茶的水逐渐沸腾。 36. 花风:和风,春风。 37. 迸入:飘散进入。 38. 毛骨香:形容茶香浓郁。 39. 雪月浸澈:月光洒满大地,犹如浸润在月色之中。 40. 须眉影:形容人影映射在月色之中。 41. 太一真人:道教神仙名号,这里指代品茶的人。 42. 走上莲花航:行走在莲花状的船上。 43. 维摩居士:佛教菩萨名,这里指代品茶的人。 44. 惊起狮子床:从睡梦中惊醒。 45. 不交半谈:交谈不深的意思。 46. 细啜:品尝茶汤的细节。 47. 山河日月:形容景色壮观。 48. 清凉:凉爽宜人。 49. 桑苎翁:指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马融,因其曾担任过桑宫(按:今山东潍坊)长史之职,故有"桑宫翁"之称。 50. 玉川子:唐代诗人卢仝的别号。他酷爱饮茶,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世。 51. 款门:敲门。 52. 未暇:没有空闲。 53. 倒屣:穿鞋不系带,表示热情迎接客人。 54. 予方抱易:我正沉浸在对道的理解中。 55. 坐虚明:保持内心清静明朗的状态。 56. 参到洗心玄妙旨:参悟到清洗内心的深邃奥秘。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作茶行》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描绘制茶过程的古诗。诗人以精湛的技艺、富于变化的韵律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与哲理的茶文化画卷。首联写茶的源头,用女娲补天的石头比喻茶的坚韧品质;颔联描绘茶叶在茶具中的形态,生机勃勃;颈联写制作过程,以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引,突显其神秘色彩;尾联通过太一真人和维摩居士的出场,表达对茶道境界的追求。全诗想象力丰富,手法巧妙,展现了诗人对茶道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作茶行》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描绘采茶、制茶过程的诗篇。这首诗歌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洪咨夔正身处朝廷,担任监察御史一职。他亲眼目睹了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同时也关心民生疾苦,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 在南宋时期,茶叶种植和贸易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茶业的发展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影响。洪咨夔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茶农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茶农的同情和对当时朝廷不重视农业现状的不满。同时,他也通过对茶业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