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

标题包含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
落叶屑窣鸣风廊,四无人声夜未央。 道人过我谈真常,客舍有底相迎将。 竹炉篝火曲木床,乌桕为烛枫脂香。 青棃累累饤坐光,黄甘十子近著霜。 醯梅蜜杏经年藏,红糁缀枝加柘浆。 莼藕藷芋蘘荷姜,堆盘满桉次第尝。 忆初见翁修水旁,转头八十须眉苍。 尔时尊宿略丧亡,屹如枞桧老不僵。 而我昔漫参朝行,十年投闲坐老狂。 人生一夣炊黄粱,诸法本闲人自忙。 况今世故甚扰攘,与翁幸憩菩提坊。 夜阑一酌余甘汤,他年此乐不可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韩驹"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不多。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比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资料。
去完善

译文
落叶轻响在风中飘荡,夜晚漫长而四周寂静无声。道士走过我的门前,谈论着道教的真谛,我想起来客栈里还有一些事物可以款待他。我们在竹制的炉子上烧了炭火,用弯曲的木柴做了床铺,用乌桕作为蜡烛,枫树的油脂散发出香气。桌子上的青梨一颗颗光洁亮丽,黄甜的果子挨近霜冻的地方。新鲜的梅子、杏子经过一年的储藏,红艳的果实缀满了枝头,再加上一些柘树的果汁。一盘盘莼菜、莲藕、山药、蘘荷、姜等食材,逐一摆放在桌子上供大家品尝。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位老者在修水边,如今他已经80岁了,头发和眉毛都花白了。那时候许多尊贵的僧侣已经离世,他却像松柏一样坚定挺拔。我过去曾经随意地参与朝廷的事务,十年间闲着无事,虚度年华。人生如梦,就像黄粱梦一样短暂,万事万物原本都是宁静的,只是人们自己在忙碌。更何况现在世道纷扰,能和老者一起在这菩提坊里安享清静,真是幸运。夜深了,我们一起品一杯甘甜的美酒,这样的快乐时光,将来一定会难以忘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疏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是宋代著名禅宗禅师的道场。 2. 清公:指孔清,宋代禅宗高僧。 3. 真常:佛教用语,指永恒的、真实的道理。 4. 有底:相当于“有什么”,是一种口语化的说法。 5. 竹炉:用竹子制作的炉子,这里用来煮水泡茶。 6. 乌桕:一种树名,其种子可以提取出蜡烛状的油脂。 7. 青棃:即青梨,又称苹果梨。 8. 黄甘:一种水果,又叫柿子椒。 9. 醯梅:醋渍梅子。 10. 蜜杏:蜜饯杏子。 11. 柘浆:柘树的果汁,可食用。 12. 蓴藕:分别为莼菜和莲藕。 13. 藷芋:红薯和芋头。 14. 蘘荷:又名阳荷,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和叶可食用。 15. 修水:一条流经江西省的河流,全长约350公里。 16. 八十须眉苍:形容年纪很大。 17. 尊宿:尊贵的长辈。 18. 弋阳县: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个县。 19. 榆树:一种树名,这里用来比喻清公的身体健壮。 20. 斗酒学士:形容才学出众的人。 21. 一夣:一场梦。 22. 炊黄粱:指做饭。 23. 诸法本闲:指各种事物本来就没有什么变化。 24. 人自忙:人们自己忙碌不已。 25. 幸憩:庆幸能休息。 26. 菩提坊:佛教用语,指佛教修行的地方。 27. 夜阑:夜深之时。 28. 余甘汤:一种用柿子椒酿制的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韩驹与疏山清公在静夜中对语、品尝瓜果、谈论人生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开篇描绘了深秋夜里的寂静景象,落叶纷飞,风声飒飒。此时,疏山清公来到作者的住处与他畅谈道法真谛。作者以客舍有底相迎将来形容自己对清公来访的欣喜和热情招待。接下来,他们围坐在竹炉边,用曲木床作为凳子,燃起篝火取暖。在这宁静的夜晚,他们用乌桕作为蜡烛,闻着枫脂的香气,心境更加宁静。 诗中通过青棃、黄甘、醯梅、蜜杏、红糁等果实,展现出丰盛的食物。这些果实不仅色彩缤纷,而且各具风味,给人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作者将这些果实堆满盘子,供大家品尝,以此表达对清公的敬意和友谊。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他们初次在修水旁的相遇。那时,清公已经八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如今,昔日的僧侣已多已离世,而清公依然屹立不倒,如同枞桧般坚韧。作者回忆起自己当年曾经参禅悟道,如今却过着悠闲的生活。他感慨道:“人生一夣炊黄粱,诸法本闲人自忙。”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就像做了一场黄粱梦,一切事物原本都是闲散的,只有人们自己在忙碌奔波。 最后,诗人提到现实世界的纷扰喧闹,表示自己与清公有幸在菩提坊里得到安宁。在夜深人静之时,他们一起品尝甘美的汤汁,这种快乐时光令他难以忘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是宋代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这个时期韩驹经历了科举失利、出仕地方官和士人交游等活动。在这段时间里,韩驹与佛教高僧疏山清公交往密切,两人在夜晚共同探讨佛学禅理,并设有水果供奉以表达敬意。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了许多诗歌流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韩驹受到了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大家的启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此外,宋代的禅宗文化非常发达,许多文人雅士纷纷参禅问道,这也影响了韩驹的思想和创作。在这首诗中,韩驹通过描绘与疏山清公的对话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佛法的领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