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断肠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伫立至黄昏渐逝,任凭泪水滑落脸颊,远处传来乌鸦的哀鸣,映衬着孤寂的冷月。
去完善
释义
十二玉阑干:形容精美的栏杆;灯明灭:灯光忽明忽暗
去完善
赏析
上阕开篇以“秋色”点明时节,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空闺”二字奠定全词基调,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紧接着通过“梧桐叶”的意象强化这种愁绪,并由景及情,引出“同心结”与“相思结”的对比,将情感推向高潮。
下阕从室内转至室外,“十二玉阑干”描绘出环境的清雅,而“风动灯明灭”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效果。最后两句“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情景交融,把人物的哀伤之情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余韵悠长。
整首词结构紧凑,层层递进,借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寄寓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动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明末清初,作者夏完淳是一位少年英雄和爱国诗人。他年仅十七岁就为抗清复明事业英勇就义。这首《卜算子》写于他短暂人生的后期,当时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作为一个青春正茂的少年,面对故国沦丧、知交零落,内心充满了无限悲愤与惆怅。词中借闺中思妇的形象,寄托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和相思之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