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张帆即将离去仍然在挠头思索,还想再饮一杯你的美酒。每天都在吟咏诗篇等待着春风的到来,但等到桃花盛开时却又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歌女的歌声因思念行人而变得哽咽,让人回想起那欢聚时刻的雪景。明天早上醒来,人已在长江之滨,这一船载满了离愁别恨,向着衡州而去。

去完善
释义
1. 张帆:挂起船帆,意指乘船离开。
2. 搔首:用手抓头,形容思考或焦虑的样子。
3. 匆匆:时间短暂。
4. 频:频繁地,多次地。
5. 行人:过客,这里指将要离去的人。
6. 咽:哽咽,这里指歌曲令人感伤。
7. 樽前雪:指酒席上的情景。
8. 大江流:宽阔的河流,这里指长江。
9. 衡州:位于湖南省的一个古地名。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这首词描绘了离别场景。首句“张帆欲去仍搔首”表达了即将分别的感慨;第二句“更醉君家酒”意味着借酒消愁。接下来的两句“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表明时间过得很快,春天已经来临,但离别还是不可避免。下片中的“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暗示了离别的伤感氛围。最后两句“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则寓意着分离后的情景,形象地刻画了一船离恨的情景。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了离别的无奈和深深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的作者是南宋词人陈与义。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6年,即南宋绍兴十六年。在这个时期,陈与义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他曾任参知政事、尚书左丞等要职,并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积极主张抗金救国。
在诗人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灭亡后,南宋虽然建立了新的政权,但由于统治者的妥协退让,并没有彻底改变屈辱求和的局面。北方的领土仍然受到金国的侵占,人民生活在战乱的痛苦之中。诗人陈与义对这种状况深感痛心,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感,希望用自己的才华来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