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敬和寓舍
借得卢仝屋数间,不为太窄不为宽。
胸中鹏背三千里,膜外羊肠百八盘。
薜荔水中摽本远,菖蒲石上见花难。
粗茶粝饭随缘过,等作须弥芥子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借用卢仝的几间房屋,既不觉得太窄也不觉得太宽。
心中所想如大鹏展翅三千里,现实却如同曲折艰难的小路。
水中的薜荔仿佛离得很远,石上的菖蒲开花不易看见。
过着简单的生活,一切就像须弥山与芥子那般渺小。
去完善
释义
1. 借得卢仝屋数间:这里是指诗人借用卢仝的房子,卢仝是唐代的文学家,有隐士之风。
2. 三千里:指诗人胸怀壮志,有着广大的理想和抱负。
3. 膜外羊肠百八盘:这里的“膜”指的是车帷,这里用来形容道路的曲折。
4. 薜荔水中:薜荔是一种攀援植物,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水边植被生长的景象。
5. 摽本远:“摽”指坠落,这句诗是说水中植物的根部因为距离遥远而难以触及。
6. 菖蒲石上见花难: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描述了石上的菖蒲开花的难度。
7. 粗茶粝饭:简朴的餐食,这里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境。
8. 须弥芥子:佛教用语,表示极小和极大之间的联系。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又敬和寓舍》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寄寓自己居住环境的诗。诗人以卢仝的陋室作为自己的居所,表达了对自己住所的要求既不奢求豪华也不简陋度日,体现了其知足常乐的心态。在描绘环境时,诗人通过比喻胸中的宽广与外界的曲折,展现了其内心的豁达。同时,诗中还提到水中薜荔与石上菖蒲两种植物,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自然。最后,诗人用“粗茶粝饭随缘过”来表达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淡泊态度,将所住的房屋比喻为须弥山上的芥子,形象地表达了房舍虽小却心怀宽广的心境。整首诗反映了诗人洪咨夔身处陋室而心向广阔世界的精神风貌,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敬和寓舍》是南宋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58年,即宋理宗宝祐六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蒙两国的夹击之下,国势日衰。
洪咨夔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忧。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始终无法改变国家的现状。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洪咨夔以“又敬和寓舍”为题,表达了他在寓所中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他以“江风吹雨暗村郭,云影度窗窥笔砚”开篇,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象征着当时国家的困境。接着,他以“身世等鸿毛,功名似蕉鹿”来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看淡,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奈。最后,他以“眼看白日光如箭,莫遣朱颜坐凋换”结尾,表达了对国家振兴的希望,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