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遇秋涧

标题包含
遇秋涧
灵襟吐泄山川秀,擒勒造化归双手。 玄云飞雨破青空,耸动万象鬼神走。 我昔先人游荆州,曾同君醉江汉楼。 手捉明月入口吞,足踏清风跨海游。 于今二十二年后,古吴国中相邂逅。 先人虽负一代名,不似先生今白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灵襟吐泄山川秀,擒勒造化归双手:心灵敞开,仿佛可以吞吐山川之美;掌控命运,如同把造化握在手中。 玄云飞雨破青空,耸动万象鬼神走:黑色的云朵伴随着雨水打破蔚蓝的天空,万物感受到震动,仿佛鬼神都在其下逃窜。 我昔先人游荆州,曾同君醉江汉楼:我曾经跟随先祖游览荆州,曾经和您一起在江汉楼上饮酒沉醉。 手捉明月入口吞,足踏清风跨海游:用手抓住明亮的月亮放入嘴中品尝,用脚踩着清风,穿越大海遨游。 于今二十二年后,古吴国中相邂逅:如今已经过去二十二年,我们在古吴国中再次相遇。 先人虽负一代名,不似先生今白首:虽然我的先辈享有一代盛名,但与您相比,他们的成就似乎不够显赫。
去完善
释义
1. 遇秋涧:是郑思肖写的一首词牌名。 2. 山川秀:形容自然风景的秀美。 3. 擒勒:在此处,表示驾驭和控制之意。 4. 玄云飞雨:指乌云翻滚,大雨即将倾盆而下。 5. 青空:青天。 6.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7. 鬼神走:形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景象。 8. 我昔先人游荆州:作者回忆其父亲曾到荆州游玩的情景。 9. 江汉楼:荆州的一座著名酒楼。 10. 手捉明月入口吞:形象地描绘了豪放饮酒的情景。 11. 足踏清风跨海游:表达了一种豪情壮志以及自由驰骋的人生境界。 12. 古吴国中相邂逅:在古老的吴国故地重逢。 13. 白首:白发苍苍,喻指年老。
去完善
赏析
《遇秋涧》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时间流逝中珍视友情和回忆的心情。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豪情壮志。首先,“山川秀”和“擒勒造化归双手”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创造力的赞美。接下来,“玄云飞雨破青空”和“耸动万象鬼神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强调了宇宙的浩渺和生命的力量。随后,诗人回顾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以生动的细节表现了他与朋友们的亲密友谊。而“手捉明月入口吞,足踏清风跨海游”则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精神风貌。在诗歌的最后,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的苍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堪称一首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遇秋涧》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涧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郑思肖(1241-1318),字所南,号玉峰山人,福建连江人,南宋末年著名画家、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南宋末年和元朝初期。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郑思肖作为一个有强烈民族情怀的文人,曾积极参与抗金斗争。然而,随着南宋的灭亡,他的理想破灭,心情沉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遇秋涧》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郑思肖通过对秋天涧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他以冷静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遇秋涧》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郑思肖作为一位具有民族情怀的文人,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