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人林斋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不离高枕上,似宿远山边。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参天大树带来了一丝凉意,蝉鸣声在雨中显得格外悦耳。仿佛它们就在那遥远的山林之中低声歌唱。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席上,带着丝丝凉意。而茶水中的清香与竹林深处的泉水相得益彰。我的房子离湖边不远,每次回忆起离别已经过了好些年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友人林斋:这是一首为友人的书斋所作的诗。
2. 张乔:唐朝诗人。
3. 乔木带凉蝉:乔木指高大的树木;凉蝉指夏季的蝉。
4. 暑雨:夏天的阵雨。
5. 高枕:舒适的枕头,这里指休息。
6. 似宿远山边:像是在远方的山边住宿。
7. 簟(diàn)冷窗中月:簟指竹席;窗中月指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8. 茶香竹里泉:茶香指茶的香气;竹里泉指竹林里的泉水。
9. 吾庐:我的住处;溪岛:河边的岛屿。
10. 忆别动经年:回忆离别已经过了好多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炎热的夏季相聚的情景。前两句通过描述树上的凉蝉在雨天时的叫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则表现了诗人和友人们惬意地享受着远离喧嚣的生活,他们在高枕上闲聊,似乎就像住在远方的山里一样宁静。
而后四句则分别描绘了诗人在室内感受到的凉爽,以及从竹子中的流出的清澈山泉带来的清凉感觉。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自己的住所靠近溪水岛屿,以此勾起了对与友人别离多年的回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远离世俗纷扰、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友人林斋》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50年左右,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时期,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张乔的生平在史书中记载不多,但他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却可以从他的诗歌中窥见一斑。据考证,他可能是江苏人,曾担任过小官职,但终因对朝廷的不满而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
在《题友人林斋》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张乔对友人的关爱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他劝诫友人不要沉迷于世俗的名利,要珍惜眼前的宁静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心境既反映了张乔本人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动荡。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张乔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林画卷,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这种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题友人林斋》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而深刻的。它既是一个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体验,也是一代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