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风云快约千丝雨,天地空无一点尘。
晓树放开花意思,夜窗添起月精神。
鹦鹉杯中未觉贫,寒凝酒面不成鳞。
何如飞上参军鬓,与恼红楼歌舞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风云飘散如同千万根细雨丝,大地上空空如也,没有一丝尘土。
清晨的树上开放的花朵,透露出一丝生气,夜晚的窗户前,月亮更加明亮,显得更有精神。
虽然杯中酒水不多,但我并未觉得贫瘠,而寒冷的天气让酒水表面结成一片片像鱼鳞般的浮沫。
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飞到那将军的头发上去,与那些烦恼的红楼里歌舞的人共享欢乐。
去完善
释义
《雪》是唐代诗人石懋的作品。下面是诗中的一些词句注释:
1. 风云快约千丝雨:这句诗句形容风雪交加的景象,"快约"表示迅速集聚,"千丝雨"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
2. 天地空无一点尘:这句表达下雪之后世界变得非常洁净,仿佛没有一丝尘埃。
3. 晓树放开花意思:清晨的树枝被雪覆盖,好像花朵开放。"花意思"指的是像花开一样的美景。
4. 夜窗添起月精神:夜晚窗户上映出月光,仿佛增添了几分精神。
5. 鹦鹉杯中未觉贫:指雪中的酒杯依然充盈,不觉得贫瘠。"鹦鹉杯"是一种饮酒器具,此处借代酒杯。
6. 寒凝酒面不成鳞:寒冷的气候使得酒水表面凝固,不能形成波纹。
7. 何如飞上参军鬓:"参军"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用来形容人的白发。这句是说雪花飘落在白发之上,好像是参军的鬓发。
8. 与恼红楼歌舞人:"红楼"指富贵人家的楼房,这句表示雪花飘落在红楼上,令歌舞的人烦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雪”为主题,描绘了风雪交加、天地一色的景象,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纷扰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风云快约千丝雨,天地空无一点尘”,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壮观场景。风云汇聚,似千万条细丝;天地之间,纯净得没有任何尘埃。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雪花的形态和覆盖大地的效果,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向往宁静、纯洁世界的情怀。
颔联“晓树放开花意思,夜窗添起月精神”,描述了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景色。清晨,雪花落在树上,仿佛花儿盛开;夜晚,月光映照在窗户上,增添了月光的神韵。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雪景的美妙变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颈联“鹦鹉杯中未觉贫,寒凝酒面不成鳞”,表现了诗人面对风雪侵袭时的乐观态度。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诗人依然认为生活并不贫瘠;尽管寒气使酒水表面凝结成冰花,但却没有形成鳞片状的纹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尾联“何如飞上参军鬓,与恼红楼歌舞人”,则表达出作者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他设想雪花飘落在舞者的头发上,与他们一起烦恼。这句诗通过拟人的手法,将雪花赋予情感,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对红尘中人事纷争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是南宋诗人石懋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南宋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北方边疆受到金人的侵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石懋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在他的笔下,雪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国家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在《雪》这首诗中,石懋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